逻辑学-释量论成量品甲二、广说彼为量能立6-22科判颂词43-183
《成量品》=甲一、宣说佛为量士夫(1-5;1-42)+甲二、广说彼为量能立+甲三、如是宣说之必要(361)
甲二、广说彼为量能立=乙一、安立能立之理证+乙二、摄集彼之一切义(360)
乙一、安立能立之理证=丙一、遮破承许无能立+丙二、宣说真实之能立。
丙一、遮破承许无能立=丁一、说对方许(46)+丁二、破彼(47)
丙二、宣说真实之能立=丁一、欲等顺式依道说+丁二、救等逆式说能知。
丁一、欲等顺式依道说=戊一、因圆满+戊二、果圆满。
戊一、因圆满=己一、各自宣说+己二、结尾(188)
己一、各自宣说=庚一、意乐圆满说欲利A+庚二、加行圆满说导师。
戊二、果圆满=己一、自利圆满说善逝+己二、他利圆满说救护(200)
己一、自利圆满说善逝=庚一、略说(191)+庚二、广宣说。
庚二、广宣说=辛一、善妙而逝(193)+辛二、不退而逝(194)+辛三、无余逝而逝。
丁二、救等逆式说能知=戊一、宣说救护自性者+戊二、说由救护知善逝(357)+戊三、说由善逝知导师(358)+戊四、说由导师知具悲(359)
戊一、宣说救护自性者=己一、宣讲四谛说救护(203)+己二、宣说四谛各自性。
己二、宣说四谛各自性=庚一、宣说当知之苦谛 +庚二、宣说当断之集谛+庚三、宣说当得之灭谛+庚四、宣说当修之道谛。
庚一、意乐圆满说欲利(A,6-22,43-183)
庚一、意乐圆满说欲利=辛一、真实宣说(53)+辛二、遣诤。
辛二、遣诤=壬一、遣除修习不容诤(6-20;43-170)+壬二、遣修无边不容有。
壬二、遣修无边不容有=癸一、辩论(172)+癸二、答复彼。
癸二、答复彼=子一、差别改变+子二、无量。
子一、差别改变=丑一、略说(175)+丑二、广宣说。
丑二、广宣说=寅一、改变不变说差别(177)+寅二、彼等结合差别基(178)
子二、无量=丑一、真实(180)+丑二、除诤论。
丑二、除诤论=寅一、遣除他亦成无量(182)+寅二、遣由种子生之诤(183)
壬一、遣除修习不容诤=癸一、略说(56)+癸二、广宣说。
癸二、广宣说=子一、许心依身无能立+子二、宣说彼者有能害
子一、许心依身无能立=丑一、破他宗+丑二、立自宗
丑二、立自宗=寅一、真实自宗(126)+寅二、除诤论(127)
丑一、破他宗=寅一、破许非同时所依+寅二、遮破同时之所依
寅一、破许非同时所依=卯一、宣说彼者无随存+卯二、宣说彼者无随灭
卯一、宣说彼者无随存=辰一、遮破相似之随存(B,62-84)+辰二、成义自宗立随存(85)
卯二、宣说彼者无随灭=辰一、总破(C,87-104)+辰二、别破身常有。
辰二、别破身常有=巳一、真实说(106)+巳二、除彼疑(107)
寅二、遮破同时之所依=卯一、破不合理之他宗+卯二、安立自宗合理性。
卯二、安立自宗合理性=辰一、真实(123)+辰二、他非理(124)
卯一、破不合理之他宗=辰一、观察能依有无破+辰二、观察能依生灭破
辰一、观察能依有无破=巳一、观察能依有无破+巳二、依彼理破其余理(114)
巳一、观察能依有无破=午一、遮破(112)+午二、破彼答(113)
辰二、观察能依生灭破=巳一、观察灭式而遮破(116)+巳二、观察增式而遮破。
巳二、观察增式而遮破=午一、真破+午二、破他理(121)
午一、真破=未一、真实(119)+未二、破彼答复(120)
子二、宣说彼者有能害=丑一、非由有支所产生+丑二、破由分支而产生。
丑一、非由有支所产生=寅一、宣说有支有妨害(130)+寅二、遣除破彼非理诤。
寅二、遣除破彼非理诤=卯一、彼无然见等合理+卯二、有支虽无宜用词。
卯一、彼无然见等合理=辰一、遣除见等非理诤+辰二、以喻说他许非理
辰一、遣除见等非理诤=巳一、真实(134)+巳二、依彼破他理(135)
辰二、以喻说他许非理=巳一、真实(137)+巳二、破彼答复(138)
卯二、有支虽无宜用词=辰一、破许真名之有境+辰二、说是反体有境理。
辰一、破许真名之有境=巳一、说无实境运用理(141)+巳二、破分真假他答复(142)
辰二、说是反体有境理=巳一、数等用词之原因(144)+巳二、宣说彼名之必要(145)+巳三、依彼说理及说喻。
巳三、依彼说理及说喻=午一、诠法有法之名称(147)+午二、诠聚聚支之名称(148)+午三、依彼教他亦通达(149)
丑二、破由分支而产生=寅一、非由一切分支生(151)+寅二、非由一一分支生。
寅二、非由一一分支生=卯一、真实(153)+卯二、破彼遣过。
卯二、破彼遣过=辰一、遮破+辰二、自不相同。
辰一、遮破=巳一、略说(156)+巳二、广宣说。
巳二、广宣说=午一、无分一类息非因(158)+午二、有分他类非是因。
午二、有分他类非是因=未一、多是多因不合理(160)+未二、多是一因不合理(161)
辰二、自不相同=巳一、真实(真实宣说自宗无有相同过失)(163)+巳二、他(他宗)不同此(自宗)。
巳二、他(他宗)不同此(自宗)=午一、不同之理(165)+午二、除疑。
午二、除疑=未一、略说(167)+未二、证彼合理。
未二、证彼合理=申一、他宗破彼无能害(169)+申二、说他能立无意义(170)
辰一、遮破相似之随存(B,62-84)
辰一、遮破相似之随存=巳一、建立自同类随存(63)+巳二、广说彼之合理性。
巳二、广说彼之合理性=午一、生之前际续随存+午二、后际相续随存理。(即宣说前世后世存在的道理)
午一、生之前际续随存=未一、总说+未二、分别破常法(71)
未一、总说=申一、宣说遮破除+申二、违教(70)
申一、宣说遮破除=酉一、一切皆应成产生(68)+酉一、因果应成颠倒矣(69)
午二、后际相续随存理=未一、简略宣说无能立(73)+未二、详细宣说彼意义。
未二、详细宣说彼意义=申一、遮破+申二、除诤论。
申一、遮破=酉一、比喻不成(76)+酉二、无推理。
酉二、无推理=戌一、许不成立(78)+戌二、破彼。
戌二、破彼=亥一、破由具根身所生(80)+亥二、破由无根身所生(81)
申二、除诤论=酉一、遣除并存不容有(83)+酉二、除依能依变非理(84)
辰一、总破(C,87-104)
辰一、总破=巳一、说无随灭之立宗(88)+巳二、广立彼之合理性。
巳二、广立彼之合理性=午一、说过失(90)+午二、破遣过。
午二、破遣过=未一、顺缘不全答非理+未二、具有违缘非答复。
未一、顺缘不全答非理=申一、遮破(93)+申二、自不同理(94)
未二、具有违缘非答复=申一、前答复+申二、后答复。
申一、前答复=酉一、宣说他宗(97)+酉二、破彼(98)
申二、后答复=酉一、宣说他宗(100)+酉二、破彼。
酉二、破彼=戌一、略说(102)+戌二、广解(103)+戌三、说摄义(104)
43、甲二(广说彼为量能立)分二:
44、甲二乙一(安立能立之理证)分二:
45、甲二乙一丙一(遮破承许无能立)分二:
46、甲二乙一丙一丁一、说对方许(第6课)
有者则声称:量即知隐事,
彼能立亦无,勤行者非有。
47、甲二乙一丙一丁二、破彼。(第6课)
不知于所说,疑虑有误者,
为令勤彼说,寻觅有智者,
故察堪当彼,所修之智慧。
此晓昆虫数,我等无所需,
彻知取舍性,及其方法者,
许彼为正量,而非知一切。
见远否皆可,见求真理是。
设见远为量,当来依鹫鹰。
48、甲二乙一丙二(宣说真实之能立)分二:
4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欲等顺式依道说)分二:
5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因圆满)分二:
5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各自宣说)分二:
5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意乐圆满说欲利)分二:
5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一、真实宣说(第6课)
能立修悲中。
5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遣诤)分二:
5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遣除修习不容诤)分二:
5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一、略说(第6课)
谓心依身故,修习不成立。
非理破依故。
5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广宣说)分二:
5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许心依身无能立)分二:
5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破他宗)分二:
6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破许非同时所依)分二:
6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宣说彼者无随存)分二:
6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遮破相似之随存)分二:
6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一、建立自同类随存;(第7课)
有情受生时,呼吸根及识,
非不待自类,唯由身体生,
极其过分故。见具结生力,
彼何具何无,何后无结生?
6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广说彼之合理性)分二:
6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一(生之前际续随存)分二:
6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一未一(总说)分二:
6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一未一申一(宣说遮破)分二:
6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一未一申一酉一、一切皆应成产生;(第7课)
何处不产生,湿生等众生,
地等分毫无,故悉种子性。
故根等不待,自类是大种,
如一者尽成,皆无别成故。
6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一未一申一酉二、因果应成颠倒矣。(第7课)
诸根一一损,意识非有损。
见此若改变,彼等亦变异,
故识住所依,即识依于彼,
是诸根之因,故根由识起。
具如此能引,后亦成如是。
7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一未一申二、违教。(第7课)
彼之识利故,说意依于身。
设若根无有,非识彼亦无。
如此互为因,是故互为果。
7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一未二、分别破常法。(第8课)
由非次第者,不生次第者,
无别待亦无。身次第成识,
彼亦显次第。前前刹那者,
一一刹那中,是前无彼因。
是故一切时,可见或有因。
7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二(后际相续随存理)分二:
7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二未一、简略宣说无能立;(第8课)
末心与他心,结生有何违?
7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二未二(详细宣说彼意义)分二:
7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一(遮破)分二:
7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一酉一、比喻不成(第8课)
何故许罗汉,彼心无结生?
岂非已跟随,量不成义宗?
7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一酉二(无推理)分二:
7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一酉二戌一、许不成立(第8课)
若彼离因故,何故不说彼?
7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一酉二戌二(破彼)分二:
8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一酉二戌二亥一、破由具根身所生;(第8课)
如识成取故,具根非生心。
生识用异故,亦非一切生。
8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一酉二戌二亥二、破由无根身所生。(第8课)
无心故非他。
8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二(除诤论)分二:
8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二酉一、遣除并存不容有;(第9课)
一因故并存,如根如色味。
8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二酉二、除依能依变非理。(第9课)
由境而改变。
8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一辰二、成义自宗立随存。(第9课)
恒随彼因故,何益彼为因,
是故说此依,生故称为因。
8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宣说彼者无随灭)分二:
8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总破)分二:
8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一、说无随灭之立宗;(第9课)
有时于心续,能利亦容有,
如火于瓶等,非唯此即灭。
8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广立彼之合理性)分二:
9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一、说过失(第9课)
身若安住时,心应无消失。
9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破遣过)分二:
9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一(顺缘不全答非理)分二:
9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一申一、遮破(第9课)
彼有方有之,驾驭故彼生,
非呼吸生彼,风排及引生,
无勤何因致?彼等盛衰中,
当得增与减,彼等亦应同。
9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一申二、自不同理。(第9课)
心是因不同,住引业余者,
亦许是因故。
9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二(具有违缘非答复)分二:
9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一(前答复)分二:
9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一酉一、宣说他宗(第10课)
若如灯心等,患违身非因。
9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一酉二、破彼。(第10课)
死致诸患退,彼时复成活。
9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二(后答复)分二:
10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二酉一、宣说他宗(第10课)
设谓火灭时,薪变不复还,
彼即无复返。
10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二酉二(破彼)分三:
10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二酉二戌一、略说(第10课)
非尔有疗法。
10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二酉二戌二、广解(第10课)
不复生有者,致有者变化,
有者复返故,如火于薪金。
初微亦非返,造可复返变,
彼亦复出现,如金之硬性。
说毫不可医,能转难得故,
抑寿已尽故,唯患无不治。
10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二申二酉二戌三、说摄义。(第10课)
死毒等返故,或彼咬已除,
亦离变因故,彼何不复活?
10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二(别破身常有)分二:
10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二巳一、真实说(第11课)
近取无变异,不变近取果,
如泥无变异,不变瓶子等。
何事无变异,转变何事彼,
彼近取非理,如黄野黄牛。
身心亦如是。
10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一卯二辰二巳二、除彼疑。(第11课)
彼因俱有缘,生果即并存,
如火红铜液。
10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遮破同时之所依)分二:
10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一(破不合理之他宗)分二:
11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一辰一(观察能依有无破)分二:
11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一辰一巳一(观察能依有无破)分二:
11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一辰一巳一午一、遮破(第12课)
有无依无故,非是若谓有,
所住即所依。于此所依无,
住者外非他;是他彼之因,
彼于事作何?应成无毁灭。
许彼灭因致,彼亦同过失。
住因亦作何?
11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一辰一巳一午二、破彼答。(第12课)
设遇灭因前,所依令安住。
灭即法尔有,于此无害故,
住因起何用?
11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一辰一巳二、依彼理破其余理。(第12课)
若谓如水等,所依此亦同。
诸事一刹那,灭故事相续,
如此生之因,故彼是所依。
否则不合理。
障碍流失故,水等之所依,
无行德总业,如何需所依?
依此破会合,会合者之因,
种类等亦住,所依无故遮。
11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一辰二(观察能依生灭破)分二:
11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一辰二巳一、观察灭式而遮破;(第13课)
若事依他灭,彼住因作何?
纵彼无他灭,住因皆无力。
有依悉具住,诸生皆有依,
是故一切事,有时亦不灭。
若是自灭性,令彼住他何?
设非自灭性,令其住他何?
11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一辰二巳二(观察增式而遮破)分二:
11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一辰二巳二午一(真破)分二:
11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一辰二巳二午一未一、真实(第13课)
身体无增减,以心行差别,
慧等增及减,此非灯光等,
存诸所依中。
12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一辰二巳二午一未二、破彼答复。(第13课)
由彼此亦胜,非无利于心。
有时贪欲等,依强等而增,
乃由苦乐生。彼亦调适等,
内义近中生。
12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一辰二巳二午二、破他理。(第13课)
依此即是说,身等失念等,
内义别中生,识致改变故。
如心别有者,闻虎见血等,
而现昏迷等。
12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二(安立自宗合理性)分二:
12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二辰一、真实(第14课)
由此可决定,随从何行心,
无彼则不生,故心依于心。
12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一寅二卯二辰二、他非理。(第14课)
犹如依于心,听闻等功用,
心中尔时明,无有相异故,
身亦应具德。
12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二(立自宗)分二:
12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二寅一、真实自宗(第14课)
于我具贪故。有情非他引,
欲得乐离苦,受生于劣处。
痛苦颠倒心,生爱而束缚,
生因若彼无,其即不投生。
12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一丑二寅二、除诤论。(第14课)
若未见去来。根不明不见,
如目不明者,不见轻微烟。
纵有体微故,有于有无碍,
如水如金汞,非未见故无。
12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宣说彼者有能害)分二:
12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非由有支所产生)分二:
13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一、宣说有支有妨害;(第15课)
手等动皆动,相违之二事,
一中不容故,应成余异体。
一覆一切覆,抑或未覆时,
覆者亦应见。一由染料变,
皆变或不变,知故一聚无。
13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遣除破彼非理诤)分二:
13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一(彼无然见等合理)分二:
13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一辰一(遣除见等非理诤)分二:
13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一辰一巳一、真实(第15课)
谓多则如前,无有差异故,
极微故非知。不成无差异,
有别是根境,是故非微尘。
13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一辰一巳二、依彼破他理。(第15课)
依此亦遮破,无有能障等。
13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一辰二(以喻说他许非理)分二:
13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一辰二巳一、真实(第15课)
汞与金混合,热石等何见?
根等各无力,如何能证知?
谓由具法生,此过亦等同。
13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一辰二巳二、破彼答复。(第15课)
若谓金与汞,由具方得见。
依无见何知?味具色等违。
若近命名许。识成各相异。
譬如谓长串,具彼自体说,
与其异体者,具数及业等,
体不现识前。
13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二(有支虽无宜用词)分二:
14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二辰一(破许真名之有境)分二:
14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二辰一巳一、说无实境运用理;(第16课)
名识随异事,分别假立义,
犹如功德等,已灭及未生。
14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二辰一巳二、破分真假他答复。(第16课)
若许此假立,何故而承许?
彼于一切事,何不依彼许?
若非皆假立,异别故谓主。
何外他体无,互异即无义。
非具余义因,白等具数等,
名称非异名。若彼亦他义,
德实成无别。
14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二辰二(说是反体有境理)分三:
14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二辰二巳一、数等用词之原因;(第16课)
虽非他事物,以反体分异,
如非业实体。
14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宣说彼名之必要;(第16课)
说事之诸名,具足数目等,
相异而宣说,他法作特指。
14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二辰二巳三(依彼说理及说喻)分三:
14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二辰二巳三午一、诠法有法之名称;(第17课)
欲知唯彼者,不引诸其余,
有谓指之具,能诠似异法,
诠一义一切,引故谓指具,
即诠有法名。
14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二辰二巳三午二、诠聚聚支之名称;(第17+18课)
除色等力别,彼等相同果,(第17课)
非因予遣除,即用瓶之名,
故瓶非谓色,一体之名称,
是诠类聚别。
彼总或分支,谓瓶之色等,(第18课)
能表彼力异。
14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二卯二辰二巳三午三、依彼教他亦通达。(第18课)
此说余亦尔。
15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破由分支而产生)分二:
15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一、非由一切分支生;(第18课)
一切若是因,离一支亦非。
15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非由一一分支生)分二:
15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一、真实(第18课)
纵各具能力,同时生多体。
15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破彼遣过)分二:
15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一(遮破)分二:
15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一巳一、略说(第18课)
相同多体故,呼吸非决定。
15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一巳二(广宣说)分二:
15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一巳二午一、无分一类息非因;(第18课)
纵一然多明,彼因恒存故。
若非多之因,渐非无别故。
一息取多境,故彼生不定。
若一识知多,彼成同时性,
无违故次第,缘取亦不成,
无有差别故。
15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有分他类非是因)分二:
16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一、多是多因(众多气息是众多心识之因)不合理;(第19课)
若执非自类,时息多刹那,
即是心之因。则无次第因,
彼岂具次第?
前自类是因,则初应不生,
彼之因非有。出息异有境,
有亦定多性,故心同时生。
16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一巳二午二未二、多是一因(众多呼吸是一个心识的因)不合理。(第19课)
气息行弱等,缺一则不生。
如何有即因。识亦应有别。
何非依何别,而别非其果。
16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自不相同[自宗不会有相同的过失])分二:
16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一、真实(真实宣说自宗无有相同过失)(第19课)
识功能定故,一是一之因,
以识著他境,无力不取余。
16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他(他宗)不同此(自宗)分二:
16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一、不同之理(第20课)
若身顿生识,后定同类生。
身体之能力,何故而消失?
16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除疑)分二:
16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未一、略说(第20课)
谓身灭非依,故心独自住。
为彼因得转,心续安住因,
不成其分支。
此生之五处,生余身之因。
16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未二(证彼合理)分二:
16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未二申一、他宗破彼无能害;(第20课)
破彼分支事,是因不可得,
非定已详说。
17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未二申二、说他能立无意义。(第20课)
根等亦有余。可见前前根,
自类之能力。
见变故生他,亦皆得成立。
若彼由身生,如前过亦同。
谓由心中生,余身成此生。
由离因之故,末心有结生。
许能立有余。
17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遣修无边不容有)分二:
17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一、辩论(第21课)
谓修纵超胜,如跳及水温。
并非越自性。
17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答复彼)分二:
17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差别改变)分二:
17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丑一、略说(第21课)
已修若反复,亦将待勤作,
所依不稳固,超胜不能增。
自性非同彼。
17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丑二(广宣说)分二:
17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丑二寅一、改变不变说差别;(第21课)
益彼诸功用,于后之超胜,
成办力无故。非恒所依住。
别增非性故。何时已造作,
复不观待勤,他勤将胜进。
17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丑二寅二、彼等结合差别基。(第21课)
心修悲等生,自然得进展,
如火等燃柴,水银及金等。
是故彼等生,体性生功德。
勤作令后后,愈来愈超胜。
179、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二(无量)分二:
180、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二丑一、真实(第22课)
若由前同类,种子得增长,
悲心等串习,其量住何处?
18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二丑二(除诤论)分二:
18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二丑二寅一、遣除他亦成无量;(第22课)
跳跃非如是,其因力勤习,
功能确定故,跳跃决定性。
初非如后跳,身有违品故。
力渐除违品,自力现前住。
18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二丑二寅二、遣由种子生之诤。(第22课)
悲由自种生。设自种子果,
违品妨害无,心即成彼性。
如是修前前,心法之慈悲,
离贪智慧等,即余明之本。
依修成悲性,如离贪贪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