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4卷52上笔记
卷四
14、7如来藏性,周遍离戏
14、7、16一门深入,不一不异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
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
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
阿难言:我用耳闻。
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
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52场上部
1、六根当中,耳根是圆通根,是自然本智的这种根。佛陀告诉阿难,你应该在六根门当中,可以深入一个门,这样的话你的妄相可以清净,更重要的话,六根的对境、功用,一刹那间全部得以清净。
2、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
阿难非常恭敬地对佛陀说,世尊您为什么说要逆着、反方向深入一门?
因为顺流是轮回,现在是逆流,也就是推翻轮回河流的相续,一定要向反的方面,深入一个根门。
3、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如果逆流深入一门的话,其他门全部都能清净。能清净六根,六个根当下都会清净的,这句话您从何而说?对带有声闻习气的阿难来讲,他并不能很好接受的。
4、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
佛陀对阿难回答说:阿难你如今已经获得了须陀洹,预流果位,已经灭了整个色界、欲界、无色界三界当中众生世间所有见断的障碍。
须陀洹:《金刚经》“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入流什么呢?入于法界的本性,它不受色、身、香、味、触、法六尘的干扰。他不是入流生死轮回,不怕堕落轮回当中。
预流果位:《金刚经讲解09》须陀洹亦名预流果,属小乘见道,而非大乘见道。获此果时已入圣位,故称之为“预圣”;由于它是声闻乘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
见道:《金刚经讲解09》预流果所证的是四谛的十六刹那。
所断:《金刚经讲解09》预流果所断的是三结、112种见惑、欲界一至五品的修惑。
5、这是断除烦恼障的一些分析,《俱舍论》《智者入门论》当中讲的比较广。
见断:得见解的时候所断除的烦恼的名称叫做见断。烦恼障,略称叫做见断,
修断;从修道中断烦恼,叫做是修断。
6、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
你还不知道,在你的根当中,还有积累、生长,无始以来的这种虚妄的相的习气。指的是所知障,或者说俱生的比较细的障碍。
根跟识有一定的关系,根上也有很多的习气,但真正来讲的话,我们的习气在阿赖耶上面。
7、彼习要因修所断得。
佛陀给他说,在你的根当中积累、产生、生长的这些无始以来的虚妄的习气还存在,你还不知道。这些习气也是要通过修行,通过不断的修行才可以断掉。
8、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更何况说在这个当中还有很多法的生、住、异、灭四相,以及大的、细微的各种分类?
比如说是生住异灭四大相,你再可以分生的生、生的住、生的异、生的灭。这里面的生的生又可以分生的生的生……,这样分的话,最后一切法的法相,已经变成了无数、无穷。
9、佛陀对他说,你的见断已经断了,但是修断方面你还没有断。对所知障,或者说是对万法细微的这些实相,包括它的生住异灭的实相也好,其他的实相也好,作为须陀洹果位的阿难,你是一窍不通的,这些作为你这个二闻乘行人是根本不能了达的。所以你不要认为自己有所了悟,肯定是没有的。
10、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
佛陀说,你应该观一观,我们现前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到底它们是一体还是六种本体?六根是一体,还是他体?
11、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
阿难,如果你说眼、耳、鼻、舌、身、意,如果是一体的话,那我们耳朵为什么看不到色法?眼睛为什么听不到声音?头为什么不能像脚一样走路?脚为什么不能像嘴一样说话?
如果说六根是一体的话,那一体没有什么能不能的,全部应该是通用了。这样的话,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色了,聋子也可以听到声音等等。因为一个根有的话,其他根的作用也应该具足的。
一般来讲圣者可以六根通用。在我们的本性当中,如来藏当中所有的这些功用以种子的方式来存在的。不过得到圣者的果位之前,我们凡夫人的根有各自的界性隔阂着,根各自都可以用,但是互用肯定是不行的,耳朵只能听声音,根本不能看见东西,这是众生的一种特殊的业力。
12、第一个推理:六根一体不成立;第二个推理:六根他体不成立。
13、若此六根决定成六,
如果你说是六根决定是成为六,不是一。
14、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
那这样的话,我可以问你,我今天在楞严大法会当中给你们宣讲特别殊胜的、深广的、微妙的法门,那你六根当中,谁来领受的?我现在讲的课你觉得是哪一个根来领受的?
15、阿难言:我用耳闻。
阿难觉得他能回答的上,说我知道六根当中,其他五根都不用了,只有耳根来接收。并不是鼻子尝的,也不是眼睛看见你的声音,也并不是身体接触如来的妙法,全部都是用耳根来接受。
那么佛陀就破他的耳闻。
16、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
如果你说是你的耳朵来接受所有的这些法,那与你的身体和你的口没什么关系,为什么它们参与,为什么它们有感受?
17、口来问义,身起钦承。
为什么我刚才给你讲的时候,你用你的口来经常问问题,身体也是特别的敬佩,特别地去恭敬承事、顶礼?
如果六根完全是他体的话,那六根就没有什么关系了,除了耳听以外,其他的根对它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上并不是,包括身口意根都会参与的。
耳根在听的过程当中,其他的根,包括身根也好,眼根也好,肯定是有一定的关系,说明六根并不完全是他体的。
18、是故应知非一终六,
做一个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显然眼、耳、鼻、舌、身、意不是一个,因为是六个作用。六根不是一个,如果是一个的话,那有了一个根,其他五根没有的话也是可以的,但毕竟在我们名言现实当中,确实各各别体,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根。
19、非六终一。
眼、耳、鼻、舌、身、意也不是六个,如果六个互相一点都没有关系,那才是六个,但实际上并不是。毕竟最后是一,终究是一,虽然六个自己起作用,但实际上各自最后都归到一个上面。
20、或者说,这六个根到底是一个还是六个的时候,先破了一个,这个破的比较清楚,肯定不是一个。
如果不成立一个的话,那六个也不成立,因为六是在一的基础上。六个根最终就像究竟一乘一样的,也是不能成立的。
21、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最终的话,根本不能成立你的根是一体还是六体。
真正有六个根的话,那么跟一个没有什么关系的;真正是一个根的话,跟六个没有什么关系。这六个根的话,表面上都有,但实际上六个和一个都是不成立的。一个和六个都不成立的。
我们未经观察的时候,一个根也是成立的,每一个都是成立的;六个根也成立的,总共是有六个根。但如果真正去观察的话,一个和六个都不能成立的。
22、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
最终的话,佛陀对阿难说的这个根应该是这样的。暂时可能一个根也好,六个根也好,都可以有的。但是真正去观察的时候,六个根和一个根都不能成立的。
从根本上看的话,阿难你要知道,根一个也不成立,六个也是不成立。
23、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
那一个、六个都不成立的话,为什么在我们面前实实在在的、无欺的存在,为什么?
这个是有原因的,无始以来,因为我们有颠倒无明,沉溺在轮回的苦海当中。因为这个原因,圆满的、湛然的、光明的如来藏当中,开始无缘无故的产生六个根、一个根,这样的意义产生。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刚开始在如来藏的妙用当中起现的时候,可以说它无缘无故地变成了六个根和一个根。
24、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你虽然已经得到了须陀洹的果位,烦恼已经断了,外在的六尘没有了,六根也没有的。像凡夫人一样的对六尘的执着或者说为六尘而奔波的现象,你是没有了。但是你还有一个法没有断掉,作为须陀洹,你还是要执着最后希求的一种无为的果。
须陀洹相续当中不仅有所知障,还有烦恼障,是三界里面的见断已经断了,但是修断没有断。直到阿罗汉时,才把三界所有的烦恼障断除,见断和修断都断除。
25、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
佛陀讲一个比喻:比如说我们世间的太虚空,放了六个玻璃杯在那里。每一个玻璃杯的形状都不同,有些是三角形,有些是长方形,有些是圆形、椭圆形的。因为形状不同的原因,其实里面的这个虚空都是有不同的形状。
26、除器观空,说空为一。
如果外面的器已经除去,没有了,玻璃杯全部都坏了,这样的时候,里面的虚空可以变成大的虚空,大的虚空为一。
27、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
六个玻璃杯里面的虚空和大的虚空,这两个,怎么会说:这是相同的,这是不同的?没有什么说法吧,因为本身毫无存在的这种法称之为虚空。
28、何况更名是一非一?
更何况说,不管是玻璃杯里面的虚空,还是大的虚空,你说这是一体的,这是他体的,这样说的话,是痴人说梦,应该没有什么可讲的。
29、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我们的根相当于是六个不同的器,大的虚空相当于是如来藏。如来藏光明的智慧,在众生面前显现的时候,暂时根据器的不同会显现不同,眼识、耳识、鼻识……,与这个比喻也是一样的。
这里放六个玻璃杯,六个玻璃杯每一个里面都有虚空,但这里面的虚空,你说实相的六个有没有呢?是没有的。大虚空是一味一体的。但是说没有的话也不行的,确实六个玻璃杯里面还是有六个虚空。
所以这样来观察的时候,显现上虽然是有的,但实际上的话,六个也不成立的。六个不成立的话,那一个成不成立?因为六个跟大的虚空是一体的,那一个应该成立的,大的虚空是一个。其实一个大的虚空的话,也是不成立的。因为所谓的虚空,它是一种无为法,它并不是一个实有的东西,如果不是实有的东西,就没有一和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