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5卷61中2笔记
卷五
15二五圆通
15、12十二舍利,眼识圆通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我于中路,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61场中部2
1、六尘、五根讲完了,耳根最重要,最后讲。下面讲六识。
所谓的根,根是一种肉体,依靠它不可能证悟的。所有六根识都跟自己的心识有关系,如果没有关系,用眼睛看也不一定反应过来。每一个根识,实际上都是从心上证悟,并不是从眼睛、耳朵上证悟。与根有一点关系,最后深入了悟的时候、真正证悟的时候,都是直接从心上切入、从心上证悟的。
2、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
舍利弗从坐垫上站起,顶礼佛足,陈白佛说到:“我无始以来,从旷劫以来,眼识,或者心识得以清净,这样在恒河沙数那么长的时间当中受生”。
“心见”,实际上是眼睛见到的。眼睛见到以后,比如说我们眼睛见到的美色,成了贪心和嗔心的因。但舍利弗诸根清净,他眼睛一见,全部都变成清净,对自相续不会带来烦恼,反而产生智慧。不像我们心眼不清净,见到什么马上心里产生分别念、邪见。
3、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
对世间和出世间的种种变化,包括生生灭灭、生住异灭等等所有的法相和变化,一看到这些法,就马上了达了这个法的本体,没有任何障碍。
我们不是的,连了解一个人的性格都很困难。但是舍利弗,只要是世间和出世间的法在他的眼前一晃,他马上一目了然,了达于心,不会有任何的障碍。
我们是很有障碍,接触很长时间以后:“哇,这个人原来是这个样子。”我们看瓶子看了很长时间:“噢,原来瓶子是无常的。原来是这样的。”很长时间以后才反应过来,有些反应的还不准确。但是舍利弗对万法的洞察,完全是一见就了达了,对所有的智慧也是这样的。
4、我于中路,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
他是怎么开悟的呢?
我在途中遇到了迦叶波三个兄弟,他们在讨论因缘法,然后我也跟他们一起讨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道理,我当下就开悟了,无有任何边际的境界,我已经得到了。
5、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
舍利子原来是个外道徒:“出家以后见到这种觉性、光明圆满的境界,得到了四无畏的阿罗汉果位。”共同乘也有四无畏的阿罗汉果位。
有些经典里面说,他遇到了马胜比丘,然后同目犍连一起去了佛陀那里。
6、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变成了佛的长子,是佛陀说法,口中产生的佛子,也可以说是从佛的教法当中化生的。
声闻是从佛的语言当中证悟而产生的,菩萨是从佛的种姓当中产生而圆满的。
7、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
如果佛问我,圆通、菩提的因是什么呢?根据我出家修行所证悟的境界,眼见也好,心见也好,看到什么都是马上证悟了。
8、光极知见,
心见引发的智慧之光,这种智慧光芒是最究竟的、最彻底的光明,是究竟真正如来藏的实相。
9、斯为第一。
所以对我而言,眼识对成就和修行来讲,眼见归根结底还是跟心见有关系的,是最重要的。像他看什么马上就了达了,而且有恒河沙数的这种习气,那证悟也是比较容易的。
10、《大智度论》里面,舍利子好像是听到开悟的,并不是这里讲的眼睛见到开悟的。
长爪梵志从中观般若方面跟佛陀辩论,最后长爪梵志输了,他对佛的智慧不得不佩服,当下就了悟了般若空性,在佛面前出家,获得阿罗汉果位。当时舍利子在旁边听,他们两个辩论的过程当中,舍利子当时也开悟了,“时舍利弗闻是语得阿罗汉”。
龙猛菩萨说佛陀为什么要讲般若空性的原因,也是这样的。像外道听到般若空性以后,也是开悟的。
《大智度论》,大正藏 No. 1509 ,龙树菩萨造,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卷第一/大智度初序品中缘起义释论第一:
如是等处处经中说。第一义悉檀。是义甚深难见难解。佛欲说是义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复次欲令长爪梵志等大论议师。于佛法中生信故。说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梵志号名长爪。更有名先尼婆蹉衢多罗。更有名萨遮迦摩揵提等。是等阎浮提大论议师辈言。一切论可破。一切语可坏。一切执可转。故无有实法可信可恭敬者。如舍利弗本末经中说。舍利弗舅摩诃俱絺罗。与姊舍利论议不如。俱絺罗思惟念言。非姊力也。必怀智人寄言母口。未生乃尔。及生长大当如之何。思惟已生憍慢心。为广论议故出家作梵志。入南天竺国始读经书。诸人问言。汝志何求。学习何经。长爪答言。十八种大经尽欲读之。诸人语言。尽汝寿命犹不能知一。何况能尽。长爪自念。昔作憍慢为姊所胜。今此诸人复见轻辱。为是二事故。自作誓言我不剪爪。要读十八种经书尽。人见爪长因号为长爪梵志。是人以种种经书智慧力。种种讥刺是法是非法是应是不应是实是不实是有是无。破他论议。譬如大力狂象搪揬蹴踏无能制者。如是长爪梵志以论议力。摧伏诸论师已。还至摩伽陀国王舍城那罗聚落。至本生处问人言。我姊生子今在何处。有人语言。汝姊子者适生八岁。读一切经书尽。至年十六论议胜一切人。有释种道人姓瞿昙。与作弟子。长爪闻之即起憍慢。生不信心而作是言。如我姊子聪明如是。彼以何术诱诳剃头作弟子。说是语已直向佛所。尔时舍利弗初受戒半月。佛边侍立以扇扇佛。长爪梵志见佛问讯讫。一面坐作是念。一切论可破一切语可坏。一切执可转。是中何者是诸法实相。何者是第一义。何者性。何者相。不颠倒。如是思惟。譬如大海水中欲尽其涯底。求之既久不得一法实可以入心者。彼以何论议道。而得我姊子。作是思惟已而语佛言。瞿昙。我一切法不受。佛问长爪。汝一切法不受。是见受不。佛所质义。汝已饮邪见毒。今出是毒气。言一切法不受。是见汝受不。尔时长爪梵志如好马见鞭影即觉便著正道。长爪梵志亦如是。得佛语鞭影入心。即弃捐贡高惭愧低头。如是思惟。佛置我著二处负门中。若我说是见我受。是负处门粗。故多人知。云何自言一切法不受。今受是见。此是现前妄语。是粗负处门多人所知。第二负处门细。我欲受之。以不多人知故。作是念已。答佛言。瞿昙。一切法不受。是见亦不受。佛语梵志。汝不受一切法。是见亦不受。则无所受。与众人无异。何用自高而生憍慢如是。长爪梵志不能得答。自知堕负处。即于佛一切智中起恭敬生信心。自思惟。我堕负处。世尊不彰我负。不言是非。不以为意。佛心柔濡。第一清净。一切语论处灭。得大甚深法。是可恭敬处。心净第一。佛说法断其邪见故。即于坐处得远尘离垢。诸法中得法眼净。时舍利弗闻是语得阿罗汉。是长爪梵志出家作沙门。得大力阿罗汉。若长爪梵志。不闻般若波罗蜜气分离四句第一义相应法。小信尚不得。何况得出家道果。佛欲导引如是等大论议师利根人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