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楞严

民俗学-楞严6卷74笔记

创建日期:2024-02-06

  民俗学-楞严6卷74笔记

  卷六

  16安立道场

  16、5道场前行,四断心妄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74场

  1、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

  佛陀又告诉阿难尊者,这些世界当中的六道众生,如果他的身体、心,没有杀的行为、没有盗的行为、没有淫的行为,这叫做“三行圆满”。因为没有杀,就是慈行圆满,慈悲的行为圆满;没有盗,就是舍行圆满;没有淫行,就是梵行圆满,就是梵净行。

  2、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

  即使三种行为已经圆满了,但是如果他信口开河,说大妄语的话,那么他的整个三昧地,禅定、修行都得不到清净。因为说妄语的人的相续肯定是不会清净、不会安住的。

  3、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妄语成就了什么呢?成就了爱魔和见魔。他着了爱魔和见魔,这两个魔已经产生了。虽然他自己说,我是如来的弟子、我是出家人、我是居士,但实际上他已经失坏了如来家族纯洁的种姓,已经完全失坏了。

  爱魔就是贪执名闻利养。因为说大妄语肯定是有目的,他贪执供养、贪执别人的恭敬等等,肯定有爱魔在里面;见魔,他的相续被染污,见解上出现大的问题。

  妄语是依靠什么样的因缘而来的呢?一个是贪,贪执名闻利养世间八法;二个是愚痴,如果不是很笨的人,“直心是道场”,他不会说妄语;三个傲慢心,自相续没有对别人的恭敬心。贪心很重的人,愚痴心、傲慢心、还有嗔恨心,这些烦恼都会产生,相辅相成样样都有。

  4、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

  所谓的大妄语是什么呢?没有得到的说得到,没有证悟的说证悟。

  5、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

  或者说自己已经求得世间尊胜第一、世间当中最好的:“我如今已经得到了小乘当中的第一个预流果,须陀洹果、斯陀含一来果、阿那含果,不来果、最后是阿罗汉果,还有缘觉辟支佛的果。我得到了一地菩萨的境界、二地菩萨的境界,一直到菩萨摩诃萨、十地末位菩萨的境界。”

  6、求彼礼忏,贪其供养。

  他为什么这样自己吹呢?主要是他贪求,贪求别人对他进行顶礼,在他面前进行忏悔,这样的话他会得到很多的供养,他贪着他们的供养,并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说大妄语,

  7、是一颠迦销灭佛种

  那么说大妄语的人就是一阐提,断善根种姓的人,没有什么差别。他完完全全消灭了佛如来的种姓。如来的种姓是纯洁的,是一心一意利益众生,并不是欺骗众生。

  8、如人以刀断多罗木。

  这种人说大妄语,就像一个人用刀来砍断多罗树。

  印度南方有这样的多罗树,它的叶子特别大用来写经书,“贝叶经”就是多罗树的树叶。

  戒律当中的四个根本戒,如果失毁了一个,犯了根本戒,就像是砍了多罗树一样,因为戒律根本的善根都已经断了,也不会产生了。

  9、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佛陀授记说,这种人已经永远毁坏了善根,而且不可能恢复自己的正知正见,死了以后一定会是沉溺在三恶趣的苦海当中,他再怎么样修行也不会成就三昧。

  犯了杀、盗、淫以后,分别变成了上品、中品、下品的鬼,到不同的恶趣当中感受痛苦。但说妄语的人,好像连这种机会都没有,一定会堕落恶趣当中感受无量的痛苦,所以修行几乎是不可能的。

  10、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

  佛陀说,我灭度以后,教诫所有的菩萨,还有阿罗汉,他们应该化身到末法时代的众生当中,以各种形象来度化沉溺在轮回当中流转的众生。

  小乘当中并没有讲阿罗汉化身,但是在这里讲,阿罗汉也有化身、也有转世活佛,可以转世。

  11、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

  在众生当中,他们幻化成各种形象: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男居士、女居士;国王、总统、元首、主席;宰相、总理、省长、省委书记、村长、村支部书记、大管家、小管家等等;什么都不懂的童男童女;妓女、寡妇;奸汉、奸贼、盗贼,还有屠夫,还有一些可能小贩吧,欺骗众生的这些人。

  这些人,可能是诸佛菩萨化身。

  12、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诸佛菩萨化身跟他们一起同事同行,然后逐渐赞叹佛乘,这些人接受以后,他们的身心可以入于三摩地。

  末法时代,佛灭度以后,佛菩萨会有很多的化身,到众生群体当中,度化众生,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授记。

  13、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

  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度化众生,但是始终不会说:“我是真正的菩萨,我是真正的阿罗汉”,他们根本不会泄露佛陀密因。不会轻而易举,或者轻言,随便给“未学”,就是初学者,或者跟其他人讲,不会这样的。

  14、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除非在临终的时候,暗自或是隐藏方式有一些遗嘱、嘱托,有可能会有这样的。

  《楞严经》的观点是,一旦菩萨和阿罗汉的秘密公开,圣者可能会示现圆寂。一旦高僧大德被发现是佛菩萨化现的时候,就马上要离开了。在其他大乘经典当中,有不同的观点。

  15、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为什么这些人欺惑、欺骗众生说大妄语呢?

  16、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佛陀说,阿难尊者你教世间人修三摩地,以后应该要断除大妄语。不仅仅是我,这是以前所有先佛如来都讲的第四个决定清净的、明确的、最甚深的教诲。

  17、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佛告诉阿难,如果不断大妄语,就像用世间人的粪便做成檀香的形状。你从中想获得芬芳扑鼻的香气,根本是没有办法的。

  同样的,一个说大妄语的人,你想把他变成一个修行人,那这个机会是没有的,他是修不成的。因为他任何的境界都不适合做个修行人。

  18、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佛陀说,我教诫所有比丘为主的出家人、在家人,我们的心非常正直,才有修行证悟的机会,才有弘法利生的机会。所有直心道场的人,行住坐卧的四个威仪当中都不要有虚假。

  所有的四众弟子,行住坐卧不离威仪,如果说大妄语的话,哪有佛教徒的形象?

  19、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

  佛陀讲了一个比喻,大妄语是什么样的人呢?就像一个穷人,他是一个乞丐,却说自己是一个大帝王。他这样税的话,就是自掘坟墓,自己把自己诛杀了。

  20、况复法王,如何妄窃?

  刚才“帝王”,在这里是“法王”。更何况说,妄自窃取“法王”的名字。

  因为法王以上再没办法取什么名字,好像觉得“法王”这个名字太小了,所以说“我是法王的法王、我是法王的老师、我是法王的上师”等等这种说法。

  21、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如果因不真,那果一定会迂曲的。最初发心不正的话,后面一大堆不好的事情就会出来。

  22、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大妄语的人求菩提,就像一个人用口咬自己的肚脐,是不可能成就的。因不真,果根本没办法呈现的。像这样求菩提,根本不可能。

  23、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

  如果比丘的心像弓箭的弦一样,特别端直,人很正直、很踏实、很真实地去修行,那就不会有违缘,不会有魔事的。

  24、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佛陀说,我印证或者赞叹这种人,可以成就菩萨的无上知觉。

  25、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按照我所说的这样去做的话,那就是佛说的正教;如果没有按照我说的那样去做,那就是魔王波旬说的,我是不负责的,不负责任的意思。

上一篇:民俗学-楞严6卷73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