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9卷101中3笔记
19魔境五十
19、3魔境五十,色阴十魔
19、3、7色十魔七,身同草木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体忽然同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火光不能烧爇,纵割其肉犹如削木。此名尘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101场中部3
1、又以此心,圆入虚融,
以这样的禅定又不断的修行,外境也好、心也好,全部就像虚空一样,全部都消融、融化了。或者“圆”是周遍,“入”是广大。
2、四体忽然同于草木,
在这个时候,你的四肢忽然好像草木一样,没有什么感觉。
3、火烧刀斫曾无所觉。
四肢完全没有所知了,用火来烧也好,刀来砍的话,都没有知觉。
4、又则火光不能烧爇,
如果用火来烧,不会烧毁的。就像莲花生大士当时在莲花湖,萨霍国王用木材烧他的时候,火变成了火海,而身体根本不会被火烧烂。
5、纵割其肉犹如削木。
用刀一块一块砍你肉的时候,就像削木头一样,根本没有什么感觉。
《贤愚经》里面讲的,佛陀因地的时候,身上挖了一千个洞,点燃一千盏灯,很快就恢复如初了。证到无我的时候,身体上面的任何折磨,都没有什么感觉,不像凡夫人一样的。
6、此名尘并,排四大性,
这个叫做什么呢?外面的六尘已经消亡了,排除了四大的本性,没有了四大的阻碍。
尘指的是外面的色法,并指的是全部消散、消亡。
7、一向入纯。
所有的一切,如果内观的话,全部都是纯洁、清净,回归原来的真心。
8、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通过禅定力,通过咒语,不会被火烧,割身上的肉没有疼痛感,这样的境界,是暂时得到的,不是圣者的境界。
9、不作圣心,名善境界,
如果不做圣心想的话,这是善妙的一种相兆,也就是破色蕴的一种好的修行境界。
10、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如果做圣者的解脱想来认定的话,那这个人已经入于什么呢?入于群邪,也就是误入歧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