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楞严

民俗学-楞严9卷102中2笔记

创建日期:2025-04-22

  民俗学-楞严9卷102中2笔记

  19魔境五十

  19、4魔境五十,受阴十魔

  19、4、3受十魔三,忆魔入心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沉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此名修心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众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102场中部2

  1、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

  在这样的禅定当中,有些善男子继续修行,见到色蕴已经消亡了,受蕴显现光明照耀。

  2、前无新证,

  但是在修行过程中,没有一些新的觉受、证悟、感应,什么都没有,一点进步都看不到。

  3、归失故居

  往回去的话,也回不了了,因为前面的色蕴已经消了。

  前面没有进步,后退也是走投无路,进退两难。

  4、智力衰微,

  最后的话,他的智力衰微,定力可能稍微好一点。

  5、入中隳地

  在禅定里一直踯躅不前,没有进步,然后退也退不了,进也进不去,入于中间这样一个不上不下的状态当中。

  6、迥无所见。

  没有什么所见的,没有什么所做的。

  很长时间在没有什么所见的无记状态当中,这个时候也不应该很着急吧?修行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

  7、心中忽然生大枯渴,

  这个时候出现什么呢?在他的觉受当中,心中忽然产生一种大的枯竭、干涸,好像什么都没有。没有下雨的话,水干了,特别枯干,枯燥。

  出现一种静默,啥感觉都没有,这种状态特别枯燥、特别无聊。

  8、于一切时沉忆不散,

  禅定的过程当中,一直沉溺在以往的回忆,以往的心念当中,这个一直不散。

  9、将此以为勤精进相

  还把这样的回忆认为是什么呢?自己精进的相、自己进步的相,觉得自己修行还可以。

  10、此名修心无慧自失

  一直处于比较无聊,什么都没有的状态中,这种境界叫什么名字呢?智慧不够,定力虽然还可以的,但是失去了自己的方向。慧力不够,自己已经失去方向了。

  11、悟则无咎,

  当然如果你自己明白了的话,没有大的过咎。一段时间,进步也没有,退也退不回去,这个也并不是特别大的事情。

  12、非为圣证。

  知道这不是一种圣者的证悟。

  13、若作圣解,

  如果认为自己已经获得圣者的果位。

  14、则众忆魔入其心腑,

  那叫做忆魔,众忆魔已经入于你的心。

  15、旦夕撮心,悬在一处

  早晚都是一种回忆的这颗心,比如说回忆一个人、一件事情,就不吃不喝,早晚都是一直想着这件事情,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想的。

  修行处于一种禅定的状态,或者是处于一种无念的状态,心一直挂在这个上面。为什么非要在一处,一直离不开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吧。

  16、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一直这样朝夕想着的话,实际上失去了正定,从此会沉沦和堕落。这也是一种魔,还是很危险的。

上一篇:民俗学-楞严9卷102中1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