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楞严

民俗学-楞严10卷111中2笔记

创建日期:2025-05-14

  民俗学-楞严10卷111中2笔记

  19魔境五十

  19、7魔境五十,识阴十魔

  19、7、3识十魔三,常非常执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111场中部2

  1、又善男子,穷诸行空,

  佛说,阿难你应该知道,善男子通过观察,发现整个行蕴已经空了。

  2、已灭生灭,

  这个时候,生生灭灭全部都已经灭了。

  3、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在这样的寂灭当中,识蕴还没有精妙,真精、妙明真心还没有圆满。为什么没有圆满呢?因为识蕴还没有破,还没有摧毁、灭尽。

  4、若于所归,有所归依,

  对于所归处的识蕴,他觉得,识蕴应该是一切的根本,一切依靠处。

  5、自疑身心从彼流出,

  他自认为,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全部都是从识蕴当中流出来的。

  6、十方虚空咸其生起。

  十方虚空,世间的一切,也是从自己的识蕴当中出现的,全部是从识蕴当中所生的。

  这跟前面“万法唯心造”有点相同,不同的是,这里承认有一个常有的东西,觉得身心全部都是在这里出现的。

  7、即于都起所宣流地,

  自己的身心、十方世界,都出现的话,来源是什么呢?所显示的地方就是识蕴。

  8、作真常身,

  认为识蕴是真实、常身的,恒常不变的。

  9、无生灭解。

  觉得它没有生生灭灭。过去、现在、未来的世界,众生的身体、心,全部都是从这个细微的识蕴当中产生的,所以它无生无灭。

  这样的说法与密宗的说法有点相同,比如在自然本智当中出现一切器情世界,自然本智自己在本体上是无生无灭的,显现上是有生有灭的。如果没有真搞明白的话,就有点混乱。

  10、在生灭中,早计常住。

  在生生灭灭当中,实际上又老早已经常住了,是不生不灭的。

  11、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

  他们的观点,既迷惑了不生不灭的道理,也迷惑了生生灭灭的道理,所以安住在一种沉迷当中。

  他们没有分胜义谛和世俗谛,没有分显相和实相,所以一会说生生灭灭,一会说不生不灭,是有点矛盾。他们觉得生灭当中早就已经常住不生不灭了,这样的话,不生不灭的道理,也没有明白;生生灭灭的道理,也没有明白。他们的这种妄念,安住在一种非常沉默,或者说迷惑的状态当中。

  12、生胜解者,

  他们对此深信不疑,认为这是一个胜解信。

  13、是人则堕常非常执。

  那么这种人,堕入常有和不是常有的执着当中。一会认为是常的,一会认为是非常的,这么一个邪知邪见当中。

  14、计自在天成其伴侣。

  他转生到自在天的眷属当中。

  这个自在天好像是欲界当中的魔王天,欲界当中的自在天,他就比较自由自在的。

  15、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他迷惑了佛果菩提,亡失了正知正见。

  16、是名第三立因依心,

  这是第三个魔、第三个邪见。他们认为身心都是依靠识而产生。

  17、成妄计果。

  成就了虚妄、非真实的一个果位,

  18、违远圆通,背涅槃城,

  远离了圆通妙定,违背了涅槃之城。

  19、生倒圆种。

  最后转生到颠倒圆满、常有的种姓当中。

  生生灭灭也好,不生不灭也好,两个混在一起修行,修不好的话,会入歧途,转生到外道当中去。

上一篇:民俗学-楞严10卷111中1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