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定解宝灯

定解宝灯论(四问观安修193-198)笔记

创建日期:2021-11-06

  定解宝灯论(四问观安修193-198)笔记

  1、《定解宝灯论》=甲一、初善首义+甲二、中善论义+甲三、后善末义

  甲二、中善论义=乙一、依教理广说+乙二、以殊胜窍诀略说+乙三、宣说造论方式。

  乙一、依教理广说=丙一、见解无遮或非遮+丙二、声缘证二无我耶+丙三、入定有无执著相+丙四、观察修或安置修+丙五、二谛何者为主要+丙六、异境何为共所见+丙七、中观有无承认否。

  丙四、观察修或安置修=丁一、宣说他宗+丁二、建立自宗+丁三、总摄要义(198)

  丁二、建立自宗=戊一、总说(154)+戊二、分说

  戊二、分说=己一、以大中观方式而说+己二、以大圆满方式而说+己三、真实宣说修行次第

  己三、真实宣说修行次第=庚一、最初观察极为重要+庚二、中间观察、安住轮番而修+庚三、最终自然安住

  庚三、最终自然安住=辛一、安住之理(176)+辛二、以喻说明(177)+辛三、此时观察则不应理(178)+辛四、遣除邪念建立胜道。

  辛四、遣除邪念建立胜道=壬一、宣说真正大乘之道+壬二、阿底约嘎为诸乘之顶+壬三、大圆满超胜他法之理+壬四、各宗教义之异同+壬五、凡夫亦可相似修持(197)

  壬四、各宗教义之异同=癸一、究竟密意无有差别(194)+癸二、遣除不合理之说(195)+癸三、大圆满乃诸法之源泉(196)

  194、甲二乙一丙四丁二戊二己三庚三辛四壬四癸一、究竟密意无有差别;

  于大圆满之心部,智者各修一窍诀,分别称为大手印,道果息法与双运,

  大中观等不同名,实则同为离心智。智者异口同音说,佛成就者同密意。

  195、甲二乙一丙四丁二戊二己三庚三辛四壬四癸二、遣除不合理之说;

  有说自宗大圆满,超胜大手印等法,未证无有道名言;倘若真实已证悟,

  则于同一之密意,无有合理之分类。

  196、甲二乙一丙四丁二戊二己三庚三辛四壬四癸三、大圆满乃诸法之源泉。

  如是一切无上续,第四灌顶诸智慧,大圆满中无分类,

  然而彼等一切法,源泉大圆满续部,分为心界窍诀部,深广殊胜之要点,

  零散窍诀实修法,他宗未说有许多,堪为特法何须言?

  197、甲二乙一丙四丁二戊二己三庚三辛四壬五、凡夫亦可相似修持。

  于彼究竟大圆满,深寂光明无为法,虽是如来之智慧,于此暂时正道中,

  相似喻义双运智,画月水月天月喻。依次前者引后者,此乃自然无漏智,

  依照自之智慧力,亦可实地而修持。譬如为得圣道智,如是修持相似智。

  法性双运大智慧,倘若现量而抉择,诸伺察意执著见,必定灭尽见离戏。

  198、甲二乙一丙四丁三、总摄要义。

  是故未加辨别时,偏说有无执著相,均有错误正确分,犹如月形之盈亏,

  此依了义之教证,凭据理证而成立。

  2、壬四(各宗教义之异同)分三:一、究竟密意无有差别;二、遣除不合理之说;三、大圆满乃诸法之源泉。

  从本义来讲,各宗各派的说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从另一角度而言,宁玛巴确实有其不共的殊胜特点,因此不论分析任何问题,既要了知其共同点也应清楚各自不共之处。

  既然如此,黄教的喜金刚、密集金刚以及萨迦派的道果法是否全部与大圆满一模一样呢?

  一方面可以说与大圆满具有相同点,另一方面,其他各宗根本无法与宁玛派的不共殊胜性相提并论。

  “相同”也是从心部所抉择的心性离一切戏论来讲的,而大圆满窍诀部可以说是宁玛巴的无上心滴法门,其中所说的窍诀,不论是道果法还是大手印,在任何其他法门中都难得一见。一切教派其实都是不相违的,因为大圆满心部的窍诀——心抉择为离一切戏论,而不论大手印还是道果法,都未讲到大圆满中托噶的修法,或无上密法中有关本来清净的觉性妙用灌顶,他们甚至对上述修法的名称也未曾提及。

  宁玛巴的不共之处即是界部与窍诀部宣讲的教言,从心部窍诀来讲没有任何不同。

  3、一般光明大圆满可分为心部、界部、窍诀部,其中窍诀部又分为内、外、密、极密四类。以前上师如意宝曾经说自己二三十岁时所证悟的境界是大圆满心部方面的境界,当时所做的道歌等全部属于心部,到四五十岁时才真正通达窍诀部的密意。因此,次第证悟者通常先证悟心部,之后是法界部,最后才证悟到窍诀部。

  4、癸一、究竟密意无有差别:于大圆满之心部,智者各修一窍诀,分别称为大手印,道果息法与双运,大中观等不同名,实则同为离心智。智者异口同音说,佛成就者同密意。

  4、1于大圆满之心部,智者各修一窍诀,

  相同之处,萨迦派等其他派别的教法已经趋达大圆满心部,各宗派的高僧大德们对此中内容依靠各自窍诀修持,从而分成种种不同之殊胜法门。

  4、2分别称为大手印,道果息法与双运,大中观等不同名,实则同为离心智。

  比如噶举派,从印度帝洛巴、那若巴一脉相承,至藏地马尔巴罗扎、米拉日巴,他们的最高法门即大手印;

  然后印度布朗巴修持喜金刚获得成就之后传到藏地,即萨迦五大祖师所创立之法门,他们将其称为道果法;

  印度帕单巴创立了息灭法,黄教称之为般若法门,也即宁玛巴所说的古萨里——断法,此息灭法在觉囊派和宁玛派都非常兴盛;

  还有印度龙猛菩萨创立、藏地宗喀巴大师极为强调重视的中观双运道,是格鲁派之法门。

  萨迦、格鲁等藏地四大教派之教义均属大圆满心部,只是对其安立了不同名称而已,其所修持的均是远离一切分别心的智慧。

  4、3智者异口同音说,佛成就者同密意。

  印藏诸位智者异口同声所宣说的密意是相同的,其中也仅说“密意”相同,而未说一切窍诀均相同。大圆满的密意,与显宗或其他大成就者所抉择的密意可以说相同,也即在认识心之本性上无有差别,但在抉择过程中,也有了义不了义、殊胜不殊胜、究竟不究竟、快道与慢道等很多方面的不同。

  5、癸二、遣除不合理之说:有说自宗大圆满,超胜大手印等法,未证无有道名言;倘若真实已证悟,则于同一之密意,无有合理之分类。

  5、1有说自宗大圆满,超胜大手印等法,

  有些人说:宁玛巴自宗的光明大圆满法非常非常殊胜,它已经远远超胜大手印、大中观等一切法要,如此究竟的大圆满法在其他宗派根本无有。

  5、2未证无有道名言;

  大圆满确实非常殊胜,但最关键的问题是,作为修行大圆满的你是否已经究竟证悟?若未能证悟,则诸如大圆满非常殊胜、大手印非常殊胜之类的名言和说法根本不能成立,没有证悟之故;

  5、3倘若真实已证悟,则于同一之密意,无有合理之分类。

  如果真正大圆满的究竟境界已经证悟,那与证悟大手印、大中观等无有区别,也不存在合理、不合理之分,因为它们在所说意义上无有差别,仅在能说窍诀上出现了各自的不同。从真正已经证悟这一角度来讲,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等都是一模一样的,因所成就的真实大圆满实际就是大手印的境界,也是大中观的境界,而真正证悟大手印、大中观的话,也与大圆满的境界无有二致。

  所以,从本质而言,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都是一样的,从所证法界来讲没有任何区别。

  6、众生的根基不同,只要相合自己的根基,不论哪一个派别都有获得解脱之道。大圆满虽说十分殊胜,但是不是大圆满与其他所有宗派完全相离,远远超胜他宗呢?也不能如此宣说。依靠他宗若已真正证悟,则大圆满也已证悟;若获得大圆满的究竟境界,其他宗派实际也已证悟了,如果其他宗派一点一滴也未证悟,那所谓大圆满的证悟也是妄谈。

  7、癸三、大圆满乃诸法之源泉:如是一切无上续,第四灌顶诸智慧,大圆满中无分类,然而彼等一切法,源泉大圆满续部,分为心界窍诀部,深广殊胜之要点,零散窍诀实修法,他宗未说有许多,堪为特法何须言?

  7、1如是一切无上续,第四灌顶诸智慧,大圆满中无分类,

  其他续部中的四灌顶,像《密集金刚》、《喜金刚》、《多哈道歌》等外续部和无上瑜伽,其他宗派里凡是讲到无上密续中的第四灌顶之智慧,实际于大圆满中均无任何分类,比如萨迦派、格鲁派都有四灌顶,其中第四句义灌顶的智慧其实就是大圆满中阿底约嘎的智慧。他宗派的四灌顶是宁玛派的四灌顶,真正意义上说,二者是完全相同的。

  各教派中所说第四灌顶的智慧其实是大圆满的支分,像觉囊派的“时轮金刚”最后有三大殊胜灌顶,其中句义灌顶的含义与宁玛巴几乎无有差别,它也是专门宣讲了赤裸的觉性。

  7、2然而彼等一切法,源泉大圆满续部,

  大圆满与其他教法有相同点,比如从第四灌顶的意义而言根本无有差别,但大圆满也有其不共同的特点,对于这种不共殊胜性更加值得重视。

  从实际意义来讲,大圆满是一切续部之源泉,并不是其他续部的文字词句以大圆满作为源泉,好像大圆满如母、其他续部如子一般,不能这样说,但其他续部在意义上完全可以归属大圆满,以此将大圆满称为一切续部之源泉,大圆满是一切智慧的总相。

  7、3分为心界窍诀部,深广殊胜之要点,

  大圆满可分为心部、界部、窍诀部。对此有几种不同说法,其中心部是将万法抉择为心,心抉择为空性,空性再抉择为双运;界部则将一切万法抉择为自解脱,也即有无是非、成住坏空等一切万法自性成立为解脱;无二续部也即窍诀部,烦恼自性即解脱。布玛莫扎、嘉纳思扎、莲花生大士,分别是心部、界部、窍诀部的传承上师。

  心部有“心部子母十八续”,以前益扎酿波、贝若扎那、布玛莫扎等人翻译出来的,有藏文的如《金刚萨埵意镜续》、《自现续》,这些都是大圆满心部方面的法要;界部可分为黑、白、花三界,其中白界与心部相同、花界与窍诀部相同。有关这方面的道理,在无垢光尊者的《胜乘宝藏论》、《宗派宝藏论》中都有叙述。

  总而言之,大圆满是一切续部的源泉,它可以分为心部、界部、窍诀部,窍诀部分内、外、密三种,其中密部又分为《空行心滴》、《布玛心滴》,此二者亦称为旧心滴和新心滴。

  7、4零散窍诀实修法,他宗未说有许多,堪为特法何须言?

  无论如何,从第四灌顶来说于大圆满中无有任何分类,但从另一角度,大圆满是一切续部密意之来源,如《上师心滴》中甚深广大的窍诀,零散窍诀也非常多,宁玛巴的每一个伏藏品中都有不同的修法,如上师如意宝在《文殊大圆满》和《直断要诀释》当中均已归纳性讲到了他的一些零散窍诀,麦彭仁波切的《直指心性》,还有嘎绕多吉、嘉纳思扎等每一位上师都有其各自不同的零散窍诀,所有这些零散窍诀与大圆满总的来讲实际一味一体。

  对于上述殊胜的窍诀,比如托噶,它是无上心滴的一种特殊法门,其他宗派不要说真正的实修法,甚至连名称也未提及。当然从某种理论上来解释,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与宁玛巴没有不同,但零散的窍诀尤其观修明点、自性阿(A)字等修法,在其他噶举派、格鲁派中绝对是没有的,这就是大圆满不共的特法,这一点,只要对宁玛巴教法稍微了知者均会一清二楚。

  从这一角度来说,宁玛巴确实从修行窍诀以及成就境界等各方面具有一种不共特点,大圆满与其他教法具有相同之处的同时,也有其他宗派未提及的殊胜不共之法,麦彭仁波切说:“堪为特法何须言?”对于这些不共特法,没必要过多地言说,不过,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基较为低劣,不说恐怕不会通达。

  8、壬五、凡夫亦可相似修持:于彼究竟大圆满,深寂光明无为法,虽是如来之智慧,于此暂时正道中,相似喻义双运智,画月水月天月喻。依次前者引后者,此乃自然无漏智,依照自之智慧力,亦可实地而修持。譬如为得圣道智,如是修持相似智。法性双运大智慧,倘若现量而抉择,诸伺察意执著见,必定灭尽见离戏。

  8、1于彼究竟大圆满,深寂光明无为法

  大圆满所抉择的智慧,实际是佛陀最高、最究竟的智慧,“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佛于菩提树下获证菩提圣果时如是宣说,实际大圆满的殊胜智慧就是“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也即如来究竟圆满之智慧。

  “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佛陀究竟智慧的五种特点:本体无相,故为甚深;本体无思、离诸分别,故为寂静;远离四边,故为离戏;此法界体性无得无失,为大光明;无有一切是非分别,非因缘所作,故是无为法。

  8、2虽是如来之智慧,于此暂时正道中,相似喻义双运智,画月水月天月喻。

  有人认为:如来的智慧甚深微妙、无与伦比,作为凡夫如何能修持呢?

  凡夫地时,于暂时之正道中可以相似修持,之后获得与真实智慧极其相似的喻智慧、义智慧、双运智慧,若以比喻说明,此三者可分别喻为画月、水月、天月。诸传承上师对此解释说:资粮道、加行道之凡夫地所见到的智慧属于喻智慧,将此喻为画月;获得一地时所得为义智慧,此喻为水月;无学地时所见为双运智慧,就如同天月一般。

  喻智慧=画月=资粮道、加行道之凡夫地=通过上师的窍诀,最初见到的境界就如同极其高明的画家所画之月亮,与天月虽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但其他如颜色、形状等各方面一模一样;已经见到如画月般的喻智慧之后,自此也再不会堕入恶趣,因他已经证悟大圆满、见到了心之本性,从某一角度可将其称为证悟者。

  义智慧=水月=一地=见到了现于水中的月亮,如此渐次修持,对于万法本性更加清晰明了;

  双运智慧=天月=无学地=获得佛果,真正见到了天空中高悬之圆月。

  从凡夫角度而言,有些人直接证得一地,获得义智慧;个别极利根者,如国王恩札布德,无碍获得双运智慧的也有;有些则通过自己的精勤修持、虔诚祈祷上师,能见到心之本性,此时所见与真正远离一切戏论之本来面目还相距甚远,但可将其称为喻智慧。

  8、3依次前者引后者,此乃自然无漏智,

  首先以加行道的喻智慧引生一地的义智慧,以此义智慧再引出无学地的双运智,即以前前之因产生后后之果,最后得到自然无漏之智慧。

  8、4依照自之智慧力,亦可实地而修持

  虽说大圆满果属于佛之智慧,但于凡夫地时依靠自己各自不同的智慧力量,完全能够如理如实地修持。以显宗来讲,一地菩萨的智慧是离一切戏论的、光明的、无为法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在凡夫地时其实也可以修持。

  8、5譬如为得圣道智,如是修持相似智。

  一地菩萨远离一切戏论的智慧,普通凡夫很难修持,但凡夫于资粮道、加行道时,与其相似的离一切戏论的智慧同样可以修持,依此如理修持完全能够获得真正的证悟,显宗也如是承认。既然显宗也如此承许,那密宗大圆满的智慧于薄地凡夫时为什么不能相似修持?应该可以,故而凡夫地时可以具足相似的大圆满智慧,当然与一地菩萨以及佛的智慧相比,确实相差十分悬殊,而与其他一点一滴也未见到的凡夫相比,这种相似境界已经高如虚空,对此毫无疑问可以成立!

  8、6法性双运大智慧,倘若现量而抉择,诸伺察意执著见,必定灭尽见离戏。

  若抉择或修持远离一切戏论的法性双运大智慧的话,首先必须要灭尽空、现等一切伺察执著,之后方可逐渐见到离一切戏论的真实境界。

  以此颂可以充分说明,在最后的究竟境界中已经远离了一切执著之相,否则无法见到真正的实相之义。

  9、丁三、总摄要义:是故未加辨别时,偏说有无执著相,均有错误正确分,犹如月形之盈亏,此依了义之教证,凭据理证而成立。

  9、1是故未加辨别时,偏说有无执著相,均有错误正确分,

  因此,对于所谓的有无执著必须加以辨别观察,若未加辨别,只是说修行时需要观察执著,或者不需观察执著,不论何种说法,都存在正确与错误的一分。

  9、2犹如月形之盈亏,

  比如天空中的月亮有盈有亏,这是必然的规律,若一味说月亮始终圆满,则对每月下旬越来越欠缺的月亮根本说不过去;若绝对说其不圆满,那在每月十五日却是很圆满的,如果偏袒执著始终圆满或始终不圆满,则很难获得一个真实正确的判断。同理,对修行而言,若认为“从始至终一直都需要观察”,则对中间轮番、最后安住这两个阶段来讲无法相符;而执著“绝对不能观察,直接安住就可以”的话,对初、中两个阶段也行不通。因此,以偏概全地偏袒执著绝对不合理,

  9、3此依了义之教证,凭据理证而成立。

  应如上所讲,最初需要详详细细地观察,中间观察与安住轮番修持,最后直接安住。直接安住时,依靠经典续部的教证以及麦彭仁波切所说的四种理证,对大圆满的境界进行如理如实的抉择,诸修行者尽可按上述所说安心修持,不会出现任何错误偏差。

  10、公元2016年6月21日第一次校对

  定解宝灯科判

  193、甲二乙一丙四丁二戊二己三庚三辛四壬四(各宗教义之异同)分三:

  194、甲二乙一丙四丁二戊二己三庚三辛四壬四癸一、究竟密意无有差别;

  于大圆满之心部,智者各修一窍诀,

  分别称为大手印,道果息法与双运,

  大中观等不同名,实则同为离心智。

  智者异口同音说,佛成就者同密意。

  195、甲二乙一丙四丁二戊二己三庚三辛四壬四癸二、遣除不合理之说;

  有说自宗大圆满,超胜大手印等法,

  未证无有道名言;倘若真实已证悟,

  则于同一之密意,无有合理之分类。

  196、甲二乙一丙四丁二戊二己三庚三辛四壬四癸三、大圆满乃诸法之源泉。

  如是一切无上续,第四灌顶诸智慧,

  大圆满中无分类,

  然而彼等一切法,源泉大圆满续部,

  分为心界窍诀部,深广殊胜之要点,

  零散窍诀实修法,他宗未说有许多,

  堪为特法何须言?

  197、甲二乙一丙四丁二戊二己三庚三辛四壬五、凡夫亦可相似修持。

  于彼究竟大圆满,深寂光明无为法,

  虽是如来之智慧,于此暂时正道中,

  相似喻义双运智,画月水月天月喻。

  依次前者引后者,此乃自然无漏智,

  依照自之智慧力,亦可实地而修持。

  譬如为得圣道智,如是修持相似智。

  法性双运大智慧,倘若现量而抉择,

  诸伺察意执著见,必定灭尽见离戏。

  198、甲二乙一丙四丁三、总摄要义。

  是故未加辨别时,偏说有无执著相,

  均有错误正确分,犹如月形之盈亏,

  此依了义之教证,凭据理证而成立。

上一篇:定解宝灯论(四问观安修186-192)笔记

下一篇:定解宝灯论(四问观安修149-198)小结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