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3
民俗学-极乐愿文36 第三十六课 在正式讲课之前,首先讲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大家应当以三殊胜摄持来听闻佛法,最初要发菩提心、中间要专注听闻、最后要如理
查看更多2022-11-03
民俗学-极乐愿文35 第三十五课 往生极乐世界需要四个因:明观福田、积资净障、发菩提心、发清净愿。我们首先要懂得这四种因,懂了以后还要去实地修持,修持时应该拿出
查看更多2022-11-03
民俗学-极乐愿文34 第三十四课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藏传净土法。 现在有些人自认为有密法和禅宗的最高境界,所以对供养、顶礼等积累世俗福德资粮没有兴趣。其实他
查看更多2022-11-03
民俗学-极乐愿文33 第三十三课 现在许多学佛的人都有这种毛病,虽然明白一些佛教的道理,但往往只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从来不去实践,导致闻思和修行成了背道而驰。以供
查看更多2022-11-02
行为学-教言宝藏111课4-6 四、遵行具相上师之教授获得暇满人身噶真切耽著世间修法者障碍 【遵行具相上师之教授获得暇满人身噶真切】 应该遵照具德上师的教言
查看更多2022-11-02
行为学-教言宝藏111课1-3 第一百一十一课:嗡索德斯得!南无格日贝 一、嗡索德斯得!南无格日贝一切诸佛事业之总集浊世无依众生唯一怙大悲慈愍吾等诸众生无比大恩上
查看更多2022-11-02
行为学-教言宝藏110课4-6 四、法与根机相应(二) 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往昔也以直指心性的方式印证见解,有些是以心印传承印证,有些是以表示传承的方式。比如
查看更多2022-11-02
行为学-教言宝藏110课1-3 第一百一十课:具足聪慧之士夫 一、修行要与根机相应 我们每次讲法之前,都会照词念诵一遍发心偈,目的在于何处?因为通常都在讲解成办解脱
查看更多2022-11-02
民俗学-极乐愿文32 第三十二课 如今在学佛的人群中存在两种情况:有些人对佛教的信心非常虔诚,但由于没有接受过佛法的教育,虽然辛辛苦苦地做了一些善事,但往往都流于
查看更多2022-11-02
民俗学-极乐愿文31 第三十一课 作为一个三宝弟子,本来应该经常供养三宝,但有些人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差。记得很早以前,我就要求道友们,每天在用餐前念一遍供养偈:“
查看更多2022-11-02
民俗学-极乐愿文30 第三十课 当今时代,许多佛教徒的见解和行为偏离中道,经常堕入一边。有些人只做一些世俗的善法,对胜义空性一窍不通,所造的善根完全被实执染污,功德
查看更多2022-11-01
行为学-教言宝藏109课4-5 四、苦乐善恶如何现,皆知上师之加持此乃解惑授教诀障碍违缘永不生 【苦乐善恶如何现,皆知上师之加持】 我们通常说“上师加持&rdq
查看更多2022-11-01
行为学-教言宝藏109课1-3 第一百零九课:苦乐善恶如何现 一、调伏内心得解脱 这一段时间来,我们有时候站在共同法的角度当中宣讲一些调伏内心的方便,有时候站在见
查看更多2022-11-01
行为学-教言宝藏108课4-6 四、无有间断作祈祷获得上师加持时 【无有间断作祈祷】 要时时祈祷上师。如今很多修《上师瑜伽导修》的弟子们都在说,总觉得很难观出
查看更多2022-11-01
行为学-教言宝藏108课1-3 第一百零八课:具足大恩上师尊 一、调伏内心是修行的目的 上一堂课,我们从修行的角度讲解观待自己内心所产生的一系列功德,这一点是非常
查看更多2022-11-01
民俗学-极乐愿文29 第二十九课 在七支供中,顶礼支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供养支。 希望道友们经常礼佛,藏地的许多修行人每天不间断地礼佛一百遍,对大城市里的人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