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观庄严96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194,33-128课)+结文(195,128课)
甲二、所说论义=乙一、讲述开显二谛真如之此中观庄严论真实分析所说论义+乙二、如是分析之必要
乙一、讲述开显二谛真如之此中观庄严论真实分析所说论义=丙一、名义(7,33课)+丙二、译礼(8,34课)+丙三、论义+丙四、尾义
丙三、论义=丁一、抉择所知二谛之义+丁二、以赞如是二谛之理而摄义
丁一、抉择所知二谛之义=己一、宣说胜义中万法不存在(13-133,34-82课,含八个小结)+己二、宣说世俗中有实法存在(134-140,82-96课)
己二、宣说世俗中有实法存在=庚一、认清显现许实空之世俗(135,82-84课)+庚二、分析彼世俗之自性而宣说(136-140,84-96课)
庚二、分析彼世俗之自性而宣说=辛一、显现许无欺而存在(137-139,84-95课)+辛二、现基必为实空(140,95+96课)
辛一、显现许无欺而存在=壬一、如何显现(138,84-92课)+壬二、以何因而显现之理(139,92-95课)
140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二庚二辛二、现基必为实空:
故谓俗无因,非理亦不然,设若此近取,真实请说彼。
2、外宗观点
有实宗观点:现在万事万物的显现必定存在一种来源,如果没有显现的来源,就如同无有毛线的氆氇一样不应该显现。释迦佛在经中说:依靠车的很多零件积聚在一起后可以假立为车。比如车轮、车箱、各种螺丝等,由这些零件组成了车,因此,这些零件也就是车的现基或显现之因。名言中应该存在一种事物的基础,这是以胜义量来观察都无法遮破的。
有部宗和经部宗观点:即使在胜义中,所谓的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也是如何观察都不能破灭的。
唯识宗观点:胜义当中不存在能取所取,但像水晶球一样识的本体应该存在。
3、中观的观点。
现在显现的这些法根本不可能存在一种实有的现基,不管是微尘还是二取实空的依他起识,就像镜中影像一样,虽然显现却是于空性中自现的,正在显现的万法实际与空性的本体无离无合。
比如镜子里面的影像,其本体完全是空性的;水池中月影的本体也是空性的,但是空性的同时可以在眼识面前显现。同理,耳朵所听到的空谷声实际是声音的影像,对这种声音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一种实有的成分,但在因缘聚合的时候,我们的耳识完全可以听到空谷声。
4、《幻师请问经》
《幻师请问经》中说一切诸法如梦如幻的原因就在这里。以前上师如意宝讲麦彭仁波切的《醒梦辩论歌》时也讲过这个公案: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大幻化师,他经常幻化各种各样的景象诱惑很多人。这位幻化师认为自己在世间的功德比较圆满、眷属比较多、势力也比较强,但对真正出世间的空性方面并不相信。后来,他特意幻化了很多食物,迎请释迦牟尼佛和佛弟子到他幻化的宫廷来应供,他想:在释迦牟尼佛正在享用的时候使所有的幻化消失,就可以让佛陀及其眷属们非常难堪。佛陀此时却已经了知他的意图,并加持所有的幻化成为真实,于是当他撤消幻术的时候显现一直不灭,他觉得非常稀有,请问世尊到底是什么原因。世尊说:你的幻化依靠加持可以成为真实的显现,现在世俗中显现的这些法实际与你的幻化无有差别。随之对他宣讲了幻化偈。
5、梦醒无有差别
法王如意宝在讲梦醒无有差别的道理时也说:现在我们根识前所显现的一切法,虽然看似实有,实际却与幻化和梦境完全相同,一切法的本体在空性方面,月影与天月没有任何差别。
6、现空双运之错见
从初学者角度来讲,由于对现空双运的意义没有真正领悟,所谓的“现与空”或者“有与无”似乎是以对立方式相互排斥的,因此不可能同时于自相续中浮现出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在初学者面前,现与空有能害所害的关系。比如以空性理对柱子进行抉择时,柱子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柱子成为所害、空性理成为能害。所谓的现空双运,对这些人来讲就好像黑色和白色的绳索搓在一起一样。所谓现即是空、空即是现的道理在我们心中也就很难了知,始终认为显现和空性是一种互相对立、排斥的关系。
对凡夫人来讲,这两者之间的确有一种能破所破的对立关系,乃至我们的执著未消于法界之前,二者不可能同时现前。
7、现空双运之正见
以我们面前放着的瓶子来说,以这一因进行分析,对于瓶子的瓶口、瓶底、瓶腹等一一观察,所谓的瓶口、瓶腹等也是由东南西北等很多微尘组成的,由此可以了知,所谓的瓶子只是假立而已,真正自性中根本不可能存在。
所以应该明白:并不是正在分析时瓶子的本体不存在、空性已经出现了,未分析时根本不是空性的,实际上,所谓的瓶子从形成到最后灭亡之间始终都是空性的,就像梦中见到的瓶子一样从未显现过,只是做梦者迷乱的显现而已。瓶子正在显现生住灭时,于无有自性的本相中丝毫也未动摇,也是于空性中从未动摇过,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
对瓶子等法以各种胜义理进行抉择,了知其在名言中也不成立从而理解空性的教义,心中确实明白了瓶子不存在的道理,但在瓶子不存在的同时,所谓的显现与空性无离无合,显现与空性在同一个法上同时建立,以显现可以遮破常边,以空性可以遮破断边。
无论自己的心还是外境,对一切法应该直接抉择为空性,在这样的境界中仍然可以显现。从大圆满的见解而言,于本来清净中万法皆为空性,与此同时,其任运自成的功德也可以在根识前以互不混杂的方式显现。从中观角度来讲,一切法本体即为空性,于空性中可以呈现各种之法,这就是所谓的现空双运。
8、见解之基础
如果能够对现空双运或者缘起空性的道理生起坚定不疑的信心,在我们相续中就已经非常扎实地奠定了显宗、密宗见解的基础。因为密宗不论《大幻化网》还是大圆满,首先将万法抉择为空性,空性也是与光明无离无合的,这一点必须建立。而显宗当中,也需要将释迦牟尼佛二转和三转结合起来,这时才能真正通达显宗的教义。
想要对显宗和密宗打上良好的基础,麦彭仁波切说:一般凡夫人对圣者真正的入根本慧定无法了知,但与之相似的圣者后得现空双运的境界,作为凡夫学者也可以相似通达。
9、大圆满的顿超修行过程历经四相:法性现前相,证悟增长相,明智如量相,法尽不可思议相。若于显宗位次对应,则第一法性现前相是登地见道;第二证悟增长相是二至七地;第三明智如量相是八、九、十大佛子地;第四法尽不可思议相是无学道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