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7卷75下笔记
16安立道场
16、7道场神咒,持咒流程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戒成已后,著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75场下部
1、下面讲,修楞严咒的次第。这个法相当于是我们密法当中讲的一样,设坛城、念咒语,观想,好多都有。它有些术语,用密法当中的续部那样来对待的话,应该可以。
我们修这个法的时候,应该戒律清净,依止一个很好的善知识。末法时代的时候,坐在自己修行的地方,摆坛城、修楞严咒。
2、若有末世,欲坐道场,
末法时代的时候,想自己好好修行,依靠坛城来修行这个法门。
3、先持比丘清净禁戒,
首先你自己有居住条件的话,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或者优婆塞和优婆夷,先守一个清净的戒律。
4、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
自己还要找一个依止师,怎么样的依止师呢?要选择一个清净戒律的老师、依止师。
最好他戒律很清净,在你所接触的范围当中,他是最上的。
5、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
如果你没有遇到这种依止师,或者你的同行法友里面没有找到一个清净戒律的,你自己也是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你的戒律不一定能成就。如果戒律不成就的话,那楞严咒也不一定修的成。
一切当中戒为根本。首先自己要受持一个清净的戒律,依止一个戒律守得很好的人,如果实在没有遇到,这个基础有点难。
6、戒成已后,著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
如果你已经受了戒律,修行的时候至少自己穿比较干净的衣服,然后烧香,住在一个很清静的地方,开始诵佛的楞严咒,一百零八遍。
为什么是一百零八遍呢?因为最重要的烦恼大致有一百零八种,如果念了一百零八遍,那么这些烦恼统统可以对治。所以念珠是一百零八颗,这是一种法尔理。
7、然后结界,建立道场。
念一百零八遍楞严咒后,结个界,以咒结界,设一个道场。比如说你修楞严法的话,前面放释迦牟尼佛的像、唐卡,供养一些五供。
8、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过去佛已经示现涅槃了,未来佛现在还没有,现在正在住世的佛陀,放大悲光,然后进行灌顶。像密宗当中,对我们进行灌顶、加持。
9、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
阿难,在末世修行的时候,这些清净比丘、比丘尼,还有其他的白衣在家人。“檀越”指在家二众。
10、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
心中想灭除贪欲,受持佛陀清净的戒律,在道场当中发殊胜的菩提心。
11、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
出入要沐浴,昼夜六时,在二十一天当中不间断的修。意思是说,如果要修楞严咒,摆个坛城,守戒发愿,然后白天晚上都好好地修持。
12、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二十一天当中如果这样修行的话,那么佛陀我也现身显现,给这个人进行摩顶安慰,让他开悟。
二、再听梦先生聊聊:
第54场中部
1、【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不论在什么地方,十方国土之内,你现住的地方,你找一个干净的处所,作为你修道的地点,就是道场。这意思是说从你发心、求道,戒清净了,业障才能消失,心就清净了,你就得定了。
这个时候在你所住的地方,就感到佛用大悲光来灌你的顶,从大悲心放出来的光明来灌你的顶,你身心就受益了。
2、【如是不寐,经三七日。】
不寐就是不睡觉,除去昏沈不觉,永远不忘失戒行。
不寐是定,没有昏沈,没有掉举,三七日都在行道,佛才现前。克期入定,三七天已经入定了,在定中,永远不昏沈、不掉举,有这种正定功力,佛才现前。心定了,智慧生了,佛自然就现身到其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