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楞严

民俗学-楞严8卷87中笔记

创建日期:2024-05-04

  民俗学-楞严8卷87中笔记

  17五五菩路

  17、3五五菩路,四一心
          1735初四一心,十回向心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罣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 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 如相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87场中部

  1、十回向=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解脱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

  十种回向主要围绕三个回向:回向真如、回向佛道、回向众生。

  所谓的回向,一般有给予、赐予的意思,但这里有回归的意思,也有前往、向往的意思。

  2、十回向之第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

  佛告诉阿难,这位善男子具足了神通,同时成就了佛的事业。

  3、纯洁精真,远诸留患。

  从自觉方面讲,他得到这样境界的时候,现前纯洁、无为、精妙的一真法界,远离了一切有质碍、留碍的过患。

  因为到了第一个回向境界的时候,他几乎得到了神通,得到了佛的事业,自己相续当中也现前了真正的精妙真性,那个时候肯定会远离一切过患。

  4、当度众生,灭除度相,

  从觉他方面讲,他得到这样境界的时候,可以度众生,灭除一切“度相”。《金刚经》里面讲:“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要灭度一切众生,实际上没有灭度众生相。这里面讲的一样,要灭除一切度相,度一切众生的相。

  5、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回归无为的心,前往菩提的路。这个叫做什么呢?“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远离一切众生相的回向。这是第一个离相回向。

  6、十回向之第二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

  第一步是,毁坏了可以坏的法,世间有法方面的法全部毁坏、所有生灭的法全部毁坏,破一切相,这个是回向佛道。

  7、远离诸离,

  第二步是,远离了可以远离的法。毁坏一切相以后,是不是有一个离坏的,或者一个单空的法存在?有没有一个能离所离的法存在呢?这个也不存在,远离一切,这个是回向众生。

  8、名不坏回向。

  有法也好,法性也好,或者是单空也好、大空也好,所有的这些相全部远离,这是谁也没办法毁坏的一个真如法界,这个叫做不坏回向,非常坚固,谁也没办法毁坏。

  9、十回向之第三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这个菩萨已经认识到自己觉悟的心,它是湛然的、光明的,没有任何的障垢。这种觉性跟佛的觉悟基本上是相同的,跟佛陀所了悟的智慧无有差别,基本上等同了佛的觉。这个称之为等一切佛回向。

  自己的觉悟跟佛基本上是等同了。完全等同可能成佛了,不能这么说,菩萨都是有不同层次的。

  10、十回向之第四至一切处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因为已经灭了自己不清净的心,已经现前了真精的心,前面觉悟的心,发现自己的境界跟佛地完全都是一样的——再也不需要寻找其他的,跟佛地已经成一片了,现前了佛刹,基本上跟佛是一样的。他已经到了一切处,也就是说已经到达了最高的境界。这叫做至一切处回向,到了最高一个地的回向。

  《华严经》当中说,这些菩萨广修供养,最后遍至佛地,普遍到了佛地。

  11、十回向之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罣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到了佛境界,无量的世界和无量的如来,中间没有任何隔阂,可以互相涉入,融汇一体。世界叫做依报,如来叫正报,正报和依报互相没有什么障碍,可以互相通用、涉入。这叫做什么呢?无尽功德藏的回向。

  如果世界涉入到如来,在一个毛孔当中可以显现无量的刹土;如果如来涉入到世界,那一个微尘上可以显现无量无边的佛。他们之间完全是可以涉入,可以互通的。

  12、十回向之第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

  获得无尽功德,境界跟佛地同等的时候,对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草木也好、微尘也好、蚂蚁也好、蚯蚓也好,都能生清净、真如妙明的因。

  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凡夫地,这个是蚯蚓,这个是草木,这个是柱子,这个是敌人,这个是朋友,我们会产生嗔恨心、贪心、各种心。但到了跟佛地相等境界的时候,任何一个显现都能让我们产生真如和智慧越来越明显境界的因。

  13、依因发挥取涅槃道, 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每一个因都能让你发挥,趣入最高涅槃的道,随顺任何外境和任何法,全部是平等的,一切显现都成为增上境界的因。这个名字叫做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因为我们现在有分别,有各种取舍、善恶、好坏、长短等二元对立的法,有些是趣入涅槃的因,有些是堕落的因,不同对境是不同的因。

  但是到了佛地的境界,一切都是平等的。一切都变成清净的因,不会变成堕落的因;不会让你的境界下滑,全是最高涅槃的因。

  14、十回向之第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真根既成,

  所有的这些草木也好、众生也好,全部都是让你产生清净的因。这个时候,真正的圆通根已经成就了,耳根圆通也好,你的智慧根已经成就。

  15、十方众生皆我本性。

  十方众生与我自己的本性一味一体,没有什么差别。胜义当中一切都是空的,世俗当中,众生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众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什么分别。

  16、性圆成就,不失众生。

  如果你成就了这样的性圆,那在显现当中,就不会舍弃所有的众生,就像不失自己一样的。

  17、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一方面有随顺,一方面平等的观一切众生,跟自己没有什么差别。叫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从空性的角度来讲,从菩提心的角度来讲,这个等观回向很重要。以三殊胜摄持:先发菩提心,中间随喜善根,即正行无缘,用欢喜心来摄持;最后回向善根。

  18、十回向之第八真如相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

  一切法真正去观察的时候,不管是什么样的法,这个法都离一切相。比如说瓶子,离瓶子的相;柱子,离柱子的相;我,离我的相——一切相非相,不是真正的相。

  19、唯即与离,二无所著。

  即与离,比如说瓶子,和瓶子的空,远离这两者;这两者都是了不可得。瓶子也好,瓶子的空性也好,这两者都得不到的。

  20、名真如相回向。

  一切法好像如梦如幻的存在,但是真实义是离一切相的。即和离都了不可得,如瓶子得不到,无瓶也得不到;瓶和无瓶以外的一个法、或二者俱、非二者,都了无可得。它得不到,离开它也得不到,这个叫做什么呢?真如回向。

  21、十回向之第九无缚解脱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所有的法都是真如,如果真正通达了真如,十方也是无碍的,没有任何的阻碍、无有束缚的,这个就是解脱回向,是完全解脱的回向。

  22、十回向之第十法界无量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这样的本性功德圆满成就以后,实际上跟法性融为一体,缘起无尽,法界无碍。这个时候,法界的量,比如说一毛一尘,或者说一一世界,或者一、二等等,这些所谓的量都已经灭了,没有一个真正的阻碍。这个叫做法界无量回向,也可以叫无量回向。

  法界用法身来解释,也是可以的,因为它没有任何量,没有任何的身相。 

上一篇:民俗学-楞严8卷87上笔记

下一篇:民俗学-楞严8卷87下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