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赞》第八课笔记
1、您之一切事业中,语之事业最殊胜,语之最即缘起故,智者依此随念佛。
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您所有身口意的事业中语言的事业最殊胜,而语言的事业中缘起法门最殊胜,所以智者经常依此随念佛陀。
这里讲的随念佛陀,并不是看着佛像忆念佛,也不是因为佛陀当年示现神通而忆念佛,而是依缘起法来忆念佛陀。
2、《大集月藏经》里讲了佛陀度化众生的四种方式:
第一是身业度,即以身体示现无比的相好庄严来度化众生;
第二是神通度,即通过示现各种不同的神变和神通来度化众生;
第三是名号度,即通过佛的名号来度化众生,就像佛经里面所讲的一样,只听到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也能获得不退转果位;
第四是法施度,即通过布施佛法或转深广法轮来度化众生。
但在各种度众的方式中,语言的事业是最佳的。佛陀住世81年后圆寂,他的语言被智者们摄集在《大藏经》里,也就是说在藏经中有包括密宗法在内的三乘佛法,后学者就依靠这些佛语得度。而且佛陀住世时,大多数度化众生的方式就是给众生讲经说法。
天台宗的孤山智圆大师以一个偈颂归纳佛陀整个一生的说法,即:“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年,华严最初三七日。”意思是说,天台宗以五时定释迦一代说法之次第:第一华严时,总共二十一天;第二阿含时,共弘扬十二年;第三方等时,共有八年;第四般若时,总共二十二年;第五法华涅槃时,共八年。这样的话,算起来大约四十九年。佛陀把大量时间用在宣讲般若法门上,即二十二年谈般若,在般若中宣说万法空性的缘起法最妙。
3、缘起,分胜义缘起和世俗缘起。
从胜义缘起的角度来讲,就是《中观根本慧论》里面所抉择那样的缘起法;而世俗当中,则是有因有果这样一种因缘法。这两种法理涵盖整个世间一切知识,同时也描述或阐述了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只要我们能深入缘起性空的正见,就会像身处绝顶所有群山一览无余一样,完全照见一切万法的究竟真理。
4、对通达缘起真理的人来讲,从两方面可以感到稀有:第一,本来没有万法,迷迷糊糊的众生却执著有万法,这是很稀有的;第二,用种种正理观察时,世俗中的显现全都不存在,就像研究量子力学的智者观察世界全都没有那样惊讶,自己觉得特别稀有。
5、乙五、摄义:追随本师而出家,研学经教不肤浅,勤瑜伽行之比丘,佛前敬献此礼赞。
整个论体的结尾是这样说的:我(指宗喀巴大师)七岁时受沙弥戒,追随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精进研究、学习佛教的甚深道理,经论教典无所不通,并再再宣说,所以智慧并不浅薄、肤浅。的确,在藏地雪域宗喀巴大师非常了不起,一方面他是文殊菩萨的化现,另一方面在普通众生前显现的智慧也非常高深。
大师不但在字面上或文字上作研究,还精勤修行瑜伽(即不断修持所有显宗密宗的真理),是这样一位比丘。他在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生起极大的欢喜心和恭敬心后,作了这样的《缘起赞》,也就是说,在佛前献上了这样的礼赞文。
6、有一次大师跟一些弟子谈论,弟子问他:在讲经说法方面,藏地最了不起、最有智慧的人是谁?宗喀巴大师说:以前有个慧狮子论师,他一天可以同时讲11部经论。(以现在我们的话来讲,就是一天讲11堂课。)弟子们都交口称赞,也祈求宗喀巴大师能不能同时讲11部经论。当时大师说:看你们诚恳祈求,我尽量想办法。
后来大师在一次开法会时通知大家同时讲15部论典,两个论典讲完后又不断增加,共讲了17部。传记里说是《弥勒五论》、《中观五论》、《释量论》、《集论》、《中观四百论》、《入中论》、《入行论》、《俱舍》、《戒律》。后来还有一次一天讲21部论典。如果是我们,一会儿讲《释量论》、一会儿讲《集论》、一会儿讲《入行论》……想必大家都清楚会是什么样的状态。所以,无论从传记当中看,还是从弟子们的介绍来分析,在藏地雪域宗喀巴大师都是无与伦比的。
7、这个偈颂告诉后学者,首先应像《俱舍论》里所讲的一样:如果有出家的缘分,就出家;没有出家的缘分,也要守持一分在家居士戒以上的戒律;然后再广闻博学,就像宗喀巴大师那样,精勤地研究、学习;在此基础上还要实地修持,如果没有修习,光在文字上或口头上很溜,对相续也不一定有利。总而言之,就是要清净戒律、闻思修行。
8、丙一、祈愿众生得善知识摄受而回向:无上导师之圣教,有幸值遇源师恩,此善回向无余众,承蒙正师摄受因。
即生有幸值遇整个世间至高无上的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大乘殊胜圣教,源于上师慈悲加持、摄受的恩德。以造论的善根,回向给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让所有众生都得到善知识的真正摄受。
9、丙二、祈愿了知佛法的信徒遍满大地而回向:愿彼佛教至有际,不为恶念风所动,解正法理于本师,起诚信者满大地。
祈愿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存在此世时,不要被邪知邪见的恶念风所扰乱或动摇。大师发愿,佛教不要被这些人的恶念扰乱、破坏,这是第一个愿。
第二个愿,愿世间所有人真正了解正法的道理,都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生起虔诚的信心。对佛教应该智信,不应该迷信。宗大师发愿,愿真正懂得佛教的正信教徒遍满大地,佛教不要被邪说邪见或恶分别念扰乱,或者说,希望不懂装懂而乱说的人不要出现于世。
10、丙三、祈愿生生世世不惜生命、毫不懈怠受持佛法而回向:愿生生世永受持,开显缘起佛教义,生身性命宁抛弃,一刹那亦不松弛。
愿生生世世永远受持开显缘起的佛教意义,为了护持、宣讲、修行包括缘起法门在内的大乘佛法,宁可舍弃最宝贵的身体和寿命,一刹那也不懈怠、松懈、懒惰。
11、在《胜鬘经》(指《大宝积经·胜鬘夫人会》)中,有三种非常好的发愿:
第一愿:“以我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意思是说,以我所造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都能获得正法的智慧,即发愿懂得佛教或开悟。
第二愿:“若我所生得正智已,为诸众生演说无倦。”意谓:我生生世世在获得正法智慧后,为众生演说都不生起厌烦心。
第三愿:“我为摄受护持正法,于所生身不惜躯命。”意思是,我为了受持、弘扬、护持佛陀正法,在一切生生世世中,付出生命和身体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12、愿日日夜慎思量,依何方便广弘扬,殊胜导师饱艰辛,策励修行此精髓。
愿生生世世当中,日日夜夜恒常思量或思维,以什么样的方便方法来弘扬本师释迦牟尼佛通过千辛万苦得来的佛教精华——大乘佛法,或缘起空性法门,或整个佛法。因为佛教的慈悲观、平等观、空性观等,对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众生都能带来真实的利益。
13、愿以净心精进时,梵天帝释世间神,妙黑天等诸护法,坚持不懈永相助。
愿以没有自私自利的清净心,精进受持、弘扬佛法的过程中,护法神能经常坚持不懈地帮助。
14、为什么在修持、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一定需要护法神的维护和加持呢?
因为完全依靠自力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依靠以前在释迦牟尼佛和诸位高僧大德前承诺过的护法神,如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十二地母、妙黑天(即玛哈嘎拉)等。就像在如意宝前没有祈祷,就不可能降下资具一样,所以在天尊前一定要经常祈祷。
15、乙二、以宣说五圆满来结尾:
从宣说甚深缘起的角度,赞颂佛陀世尊世间不请至亲的这一《善说精华》,多闻比丘罗桑扎巴(宗喀巴),造于雪山环抱的雪山之王欧德王贡嘉布达拉山静处,又名尊胜洲,由南卡华(吉祥虚空)作笔录。
五圆满:对境圆满是本师释迦牟尼佛;
赞颂圆满是《缘起赞·善说精华》,《善说精华》是《缘起赞》的副标题;
作者圆满是多闻比丘罗桑扎巴(宗喀是地名);
尊胜洲是宗喀巴大师当时所居住的地方,并非拉萨那边叫尊胜洲的寺院,这是环境圆满;
由南卡华作笔录是笔者圆满。
16、此次传讲所用的汉文《缘起赞》,我在2004年就作了翻译,2007年又重新作了校对。虽然只有58个颂词,但因缘不成熟一直没有讲成,这次才给大家圆满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