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万里路 > 小私禅行

第8次小私禅行

创建日期:2021-08-06

  

  第八次自修禅七(20桂花季)随笔         (2020-10-05 20:51:48         记录于后半生点滴的新浪博客)

 

  1、缘起:

  桂花季安排一个闭关,应该是必须的了。

  落花流水的状态月增,很少能一坐到底,中间必须调整凶猛的气堵和打膈,强烈的管肌痉挛,如同呕吐和猛咳,很伤宗气、元气。

  日常打膈频率已高于健康值,不同小器世界的人,都以为我消化系统生病了;气堵非常严重,日常在等电脑打开网页的几秒内、在等红灯的几分钟内,都能观到气在堵起来。这说明,在清醒的状态中,A B神经系统的合作也会在愣神的时间内发生错乱,已经明显干扰了日常生活。

  曾听一禅师说,他一分钟“入定”,光照全身,而我几年功夫修出了一分钟“入堵”,哈哈哈!真是好无奈,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暂时还是以“无念+无住+无相”对治了。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本次禅柒,安排一坐+两行+两卧=五禅,希望行禅+卧禅能缓解一点气堵+打膈;捶器+艾灸+按摩同上次;还增加了一个念经的闲岔。

  2、综合评价:85=60+20+5

  其中60=按计划完成了。

  20=每禅都坚持到底,挣到了苦劳分。甚难,一坐禅,严重气堵+打膈太凶需要强忍;两行禅,打膈也很凶,需要忍;卧禅,气堵+打膈稍微缓一些,还是需要忍一忍。

  5=心好象有点猫守老鼠洞的感觉了,挣点小分。

  3、行禅

  日常气堵就很有感觉,密集禅修期的专注度更高,肯定会引起更严重的气堵。所以这次仍然是方便关,按排桂树下两次行禅。

  理论上,行禅,站立的体位,使腹腔的体积比坐位稍稍大一点,气堵的内压就可能小一点,从而缓解一些气堵+打膈。实际效果不好,气堵+打膈还是很凶,搞不清楚到底有没有缓解。

  第一次将行禅列入苦劳考核,这就意味着一小时姿态不能改变。在下半程,下肢走得很累;上肢发麻僵硬;颈肩会痛;时有各种昆虫宝宝在脸上游舞,需观“痒”+观“恐惧”。

  实际上,如果长时间禅修,行禅远比坐禅的苦受大。要不是为了以行禅降低一些专注度,希望缓解一些气堵+打膈,我也舍不得在宝贵的闭关时间放弃两坐的机会。

  昏沉对行+卧+坐三种形式的禅修来讲,没有什么区别,该昏沉时都昏沉,行禅也会严重昏沉,路根本走不稳,心同样没有了。

  裸露的皮肤,经常会有虫宝宝来访,奇痒,时观“痒”,与坐禅哈气泪涕流脸的观“痒”差不多。这些痒+痛的强缘,好象离心比较远,心可以远远地看一会。

  但是气堵,好象把心裹包着,心不能从乱气中脱离而出,任何时候都能觉知到明确的堵和不舒服。打膈的力度就更大了,不论心在哪,都能拽回来。但是严重昏沉的时候,不打膈,还是找不到心。这些心感受,与禅修的形式没有明显的关系。

  桂树正值盛花期,菏叶渐黄清香明显,湖光山色,秋高气爽,能有闲功夫在此小器世界中行禅,前半生的辛苦,报销了一半。

  4、卧禅

  卧禅,平躺的体位,使腹腔的体积比坐位明显大,而且没有内脏重力的压迫,使得气堵的内压要小一点,而且向各方分散,对膈肌等反应弧开关的冲击要小一点,从而缓解20%-50%的气堵+打膈,但不能消除大部分。

  实际上,如果长时间禅修,卧禅还是比坐禅的苦受大。肤肌大面积的受压,骨肌的曲线受阻,时间长以后,苦觉大增,耐受度比坐禅差得多。

  卧禅的专注度比行禅强,比坐禅差;理论上,坐空时,无色身感,分不清是单盘还是双盘;那么如果能卧空时,也可能分不清是坐还是卧,目前还没有过这种感受;铃声响起时,卧禅经常分不清刚才是在禅修状态还是睡觉昏沉状态,而这两种状态在坐禅时分得基本清楚;卧禅时,对体位的感觉有点乱、不清晰,可能与耳深处的平衡感觉器官有关。

  卧禅也要好好修,不仅仅是常山当前的权宜之式,而且,死前大概率是坐不住的,只能躺着。如果卧禅修得好,躺着能够入定的话,对提高离世过程的品质大有好处。

  5、坐禅

  是坐,还是行、卧,一直在斗争,是习气的贼心不死。

  第六禅不计入考核,前几天都取了坐式,比早上的一坐更难忍,随意也坚持到一小时左右。知道是心太执著了,后几天,先坐一会然后改卧,坚决不看时间,直接睡了。

  大敌当前,敌进我退;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再缓一缓,再放一放,以“无念+无住+无相”对治了。

  6、念经

  安排了念经,一来缓解几日止语的压力,二来口念引起的气息变化,看看是否与气堵相关。

  手头现成的法本《圣大解脱经》,对师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讲到的说到的都是“最殊胜”的;对我来说,走过路过,决不能错过。就安排念这部经,即可以作为复习,又能作为预习。

  计划时产生点小心思,读诵诸佛菩萨的名号,说不定走过路过的菩萨,能随手拎走我的常山呢。第一坐后,就知道自己想多了,自己是属于“孺子不可教也”。只有自己努力成为法器,菩萨才能够帮得上忙,真不怨菩萨不理睬咱。

  车轮式地念,共念了四遍,也就如法忏悔了四次,可以不堕恶趣了。冤亲债主们不高兴了,给常山添了几锹土。不怨他们捣蛋,我以大悲心摄持,并发愿:如果我先成佛,一定先度你们。当然,如果你们先成佛,也别忘了拽我一把。

  在两行禅之间休息的半小时中,安排了读几页经文,最忠实的听《经》者是水下大石头上的螺蛳们,有一次还看到一条一斤多重的大黑鱼在石边游行。从这世开始,我们就是同学了,愿我+蛳同学+鱼同学好好闻思修,至少混个不堕恶趣的结业证吧,如果能挣个菩萨毕业证,甚至拚个佛果学位证,那就更好了。

  念经伤嗓,一次念不了几页,没有什么打岔效果,下次可以考虑听课和磕大头打岔。

  7、观空性

  一日行禅后,天蓝云白,湖阔山清,坐在一大石头上观了一座空性。这些思路,最好记得,随缘能用上,省得临时编辑观修软件。

  7、1先观的是蓝天,

  思维《坛经》中的:汝之本性+犹如虚空+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本源清净+觉体圆明。

  思维《圣大解脱经》中的:佛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无为,无为是空。无为空,有为空,内空外空,大空小空,皆归一空,更无别空。

  7、2后注意到两米远的荷田,已无夏季悦目,观荷花空性的思路不应机,在《中观根本慧论》中又找了一个思路:

  最近的一枝绿荷叶,它是空性的,因为它没有自性,也就是荷叶内没有主人入住。所以阳光这个客人就能住进叶内,让它变得透明;风客也能进去,让它变得折弯;秋客也能进去,让它变黄衰败。因为是空性的,所以不同的缘,就能让它变成不同的样子。

  假如荷叶是实有的,那必然有一个主人在里面,这样的话,阳客就不能住进叶内,让它变得透明;风客也不能进去,让它变得折弯;秋客也不能进去,让它变黄衰败。荷叶只能同水彩画一样,画好了就不会有任何变化。

  荷叶真的是空性的耶!一田荷叶,日渐黄衰,是空性的显现,显空不二耶!

    8、满心欢喜之过去心------“混饭三界”

  出关去了毗卢寺,感恩一下上师三宝。从这寺规划之时,就记挂着去玩一趟,惦念了N十年,终得缘具之时。只N分钟,就绕埸一周完毕,彻底了了N十年的心思。

  “明心见性”会不会也只是这种感觉呢?辛辛苦苦惦念了N十年,开悟之时,“不过如此,了了了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会不会后悔投入的巨额成本呢?会不会觉得亏死了呢?

  哈!哈!哈!好象没见过开悟的人后悔的。再说,咱一世基本也不可能开悟的,用不着瞎操这个心了,只能意乐一下而已。

  毗卢寺是皇寺,没找到作为外来和尚+技术匠的持律法师的踪迹,有一些那个年代的老照片,我想象着当年这位晒蜡师父讲经说法时的法相。他在此圆寂之时,肯定已经从“混饭三界”修到了“弘范三界”的菩萨地。

  正在“弘范三界”的持律法师,一定了知,师在传讲《楞严经》的盛宴上,把他“混饭三界”的公案说得活灵有趣,意愿深远。哈哈哈,和诗两句:

      南方的甘蔗林哪,      北方的清沙帐!      北方的青纱帐哟,       南方的甘蔗林

     见性《楞严经》哪,佛性《宝性论》!藏传的《宝性论》哟,汉传的《楞严经》!

  “混饭三界”,安住在一年前法宴的过去心中,满心欢喜!

  “混学三界”,生起追随上师的未来心,也满心欢喜!

  9、回向

  以我此次禅修的功德回向给老妈,愿老妈减轻病苦老苦,心跳平稳呼吸顺畅、腰不痛腿能走、心情愉悦笑口常开!

  以我此次禅修的功德回向给上师,愿师多一刹休息,少一刹劳累,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以我此次禅修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同我一起离苦得乐都获佛果!

  乔迁随语: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一世绕不过的山了。

上一篇:第7次小私禅行

下一篇:第9次小私禅行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