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
民俗学-坛经(索)2般若品15 第十五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何为般若三昧? 2、“譬人大惠施,种种诸肴膳,不食自饿死,多闻亦如是。”请解释此《华
查看更多2023-01-11
民俗学-坛经(索)2般若品14 第十四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解释原文“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 2、
查看更多2023-01-11
民俗学-坛经(索)2般若品13 第十三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众生的般若之智本无差别,为什么在证悟快慢上有天壤之别? 2、“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
查看更多2023-01-10
民俗学-坛经(索)2般若品12 第十二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为什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最尊最上最第一之法? 2、贪嗔痴三毒不是本该舍弃吗?为什么说它们就
查看更多2023-01-10
民俗学-坛经(索)2般若品11 第十一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什么叫“般若”? 2、请结合密宗解释原文“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
查看更多2023-01-06
民俗学-坛经(索)2般若品10 第十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请解释原文中“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意思。 2、在禅修的过程中,安住在空无所有的状态
查看更多2023-01-06
民俗学-坛经(索)2般若品9 第九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为什么惠能大师坐上法座后,首先让大家净心,共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2、“若空
查看更多2023-01-05
民俗学-坛经(索)1行由品8 第八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什么是“不二法门”? 2、与财布施相比,法布施具有哪五种功德? 【修行类】 1、&l
查看更多2023-01-05
民俗学-坛经(索)1行由品7 第七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请根据自己的体悟解释偈颂“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2、每个
查看更多2023-01-04
民俗学-坛经(索)1行由品6 第六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请解释经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五祖授予惠能第六代祖师后,还对他交代了哪三条?
查看更多2023-01-04
民俗学-坛经(索)1行由品5 第五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神秀未开悟,所作偈颂也不是真正的无相偈,为什么五祖仍让门人传诵、修持? 2、本节课中有一句经文,上
查看更多2023-01-03
民俗学-坛经(索)1行由品4 第四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五祖集众人作偈,所提的要求是什么? 2、解释偈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查看更多2022-12-09
民俗学-坛经(索)1行由品3 第三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请简述五祖弘忍大师投胎拜师的经过。 2、六祖惠能大师根基那样利,却还要做八个月以上的粗活,原因
查看更多2022-12-09
民俗学-坛经(索)1行由品2 第二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宝林寺即现在的哪座寺院?它的来历是怎样的? 2、六祖到大梵寺讲堂,坐上法座后便直接阐明禅宗要义,
查看更多2022-12-08
民俗学-坛经(索)1品1 六祖坛经释 门人法海 编集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一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
查看更多2022-12-07
民俗学-坛经(慈)其余要点汇集11[3-3] 【《六祖坛经》释义 忏悔品(宗宝本) 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 “和光接物”,这四
查看更多2022-12-07
民俗学-坛经(慈)其余要点汇集11[2-3] 【《六祖坛经》释义 机缘品(宗宝本) 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
查看更多2022-12-07
民俗学-坛经(慈)其余要点汇集11[1-3] 慧灯之光《六祖坛经》释义11,其余要点汇集,20191022 各位道友,大家晚上好,我们现在准备讲课,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 大家今天为
查看更多2022-12-06
民俗学-坛经(慈)坐禅品10[3-3] 我们之前也讲过了,禅宗的方法是很简单的。在禅宗历史上,几百年以来,大多数的道场,用的方法是什么呢?是参话头。参话头的意思,我们之前在第
查看更多2022-12-06
民俗学-坛经(慈)坐禅品10[2-3] 【《六祖坛经》释义 坐禅品 此法门中,何名坐禅?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 “见本性不
查看更多2022-12-06
民俗学-坛经(慈)坐禅品10[1-3] 慧灯之光《六祖坛经》释义10,坐禅品2,20191021 各位佛友,大家晚上好,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我们现在开始讲课,讲课之前请大家发菩提心。
查看更多2022-12-05
民俗学-坛经(慈)坐禅品9[3-3] 【《六祖坛经》释义坐禅品 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 “却立净相”,佛经讲的净是没有形相的,如果
查看更多2022-12-05
民俗学-坛经(慈)坐禅品9[2-3] 比如说,采矿的时候,首先要把矿物质跟土一起挖出来。因为不可能一下子直接挖出土里面的矿物质,必须把土跟矿物质全部挖出来。然后把土渣丢
查看更多2022-12-05
民俗学-坛经(慈)坐禅品9[1-3] 慧灯之光《六祖坛经》释义9,坐禅品1,201901020 各位道友,大家晚上好,我们现在开始讲课了。 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我们每次上课的时候、
查看更多2022-12-01
民俗学-坛经(慈)定慧品8[3-3] “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这一句话是特别有意义的,说是“特别有意义”,怎么样“特别有意义”呢?在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