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民俗学-坛经(慈)定慧品8[2-3] 我们前面也讲过,对一个证悟的人来说,有念头,没有什么坏处、没有什么不好;没有念头,也不是什么更好。都是一样了,即使有念头、有很多很多的念
查看更多2022-12-01
民俗学-坛经(慈)定慧品8[1-3] 慧灯之光《六祖坛经》释义8,定慧品3,20190924 各位道友,大家晚上好,我们现在准备讲课了。 首先大家发菩提心,我们每一次上课都要发菩
查看更多2022-11-30
民俗学-坛经(慈)定慧品7[3-3] 【《六祖坛经》释义 定慧品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是无相。】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是无相”,从这个地方开始讲“无相&
查看更多2022-11-30
民俗学-坛经(慈)定慧品7[2-3] 禅宗有种修法,很简单,非常的简单,就是参“话头”。话头是什么意思呢?当一个念头还没有冒出来的时候,就叫作话头;当一个念头已经
查看更多2022-11-30
民俗学-坛经(慈)定慧品7[1-3] 慧灯之光《六祖坛经》释义7,定慧品2,20190923 各位道友,大家晚上好,我们现在准备讲课了。 首先大家发菩提心,每次听课的时候,大家一定
查看更多2022-11-28
民俗学-坛经(慈)定慧品6[3-3] 【《六祖坛经》释义 定慧品 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心坐不动,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若如是,此法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道须通流,何以
查看更多2022-11-28
民俗学-坛经(慈)定慧品6[2-3] 【《六祖坛经》释义 定慧品 善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定慧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心不善,
查看更多2022-11-28
民俗学-坛经(慈)定慧品6[1-3] 慧灯之光《六祖坛经》释义6,定慧品1,20190922 各位佛友,大家晚上好,我们现在准备讲课。 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为了让天下所有的众生离
查看更多2022-11-21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5[3-3] 【《六祖坛经》释义 智慧品 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莫百物不思!当令念
查看更多2022-11-21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5[2-3] 【《六祖坛经》释义 智慧品 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 “若识本心,即是解脱”,如果我
查看更多2022-11-21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5[1-3] 慧灯之光《六祖坛经》释义5,智慧品5 各位佛友,大家晚上好,现在我们开始讲今天晚上的课。 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我们每次听课之前、打
查看更多2022-11-17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4[3-3] 【《六祖坛经》释义 智慧品 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 “各自观心”,大家应该去观
查看更多2022-11-17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4[2-3] 【《六祖坛经》释义 智慧品 心修此行,即与《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差别。】 “心修此行”,就是说,如果我们用心去修这个法,什
查看更多2022-11-17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4[1-3] 慧灯之光《六祖坛经》释义4,智慧品4,20190916 好,各位佛友,大家晚上好,我们现在开始讲今天晚上的课,今天的课就是继续讲《坛经》的《智慧
查看更多2022-11-16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3[3-3] 【《六祖坛经》释义 智慧品 小根之人,闻说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自小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 这以上讲
查看更多2022-11-16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3[2-3] 【《六祖坛经》释义 智慧品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莫起诳妄,即自是真如性。用智慧观照,】 “莫起诳妄”,我们不起任何
查看更多2022-11-16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3[1-3] 慧灯之光《六祖坛经》释义3,智慧品3,20190915 各位道友,大家晚上好,我们现在准备讲今天晚上的课。 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今天大家为什
查看更多2022-11-14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2[3-3] (师指手中书)我们看看《六祖坛经》的第四《定慧品》当中,这样讲: “师示众云”,上师就开示大家说。 “善知识,我此法
查看更多2022-11-14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2[2-3] 【坛经的核心见解: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梵音,唐言彼岸到,解义离生灭。】 “摩诃般若波罗蜜”中“摩诃”、&ldq
查看更多2022-11-14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2[1-3] 慧灯之光《六祖坛经》释义2,智慧品2,20190830 各位佛友,大家晚上好,首先我们大家一起发菩提心。 今天大家来听课,而听课的目的,就是为
查看更多2022-11-11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1[3-3] 今天我们这个课就讲到这里。大家一定要好好地去理解一下这几个字,字不多,全部加起来的话,可能也就一两百个字,就这么多个字。下面还有内容,
查看更多2022-11-11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1[2-3] 听写慈诚罗珠堪布《坛经》第1课智慧品1(3) 【坛经的核心见解: 何名摩诃?摩诃者,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
查看更多2022-11-10
民俗学-坛经(慈)智慧品1[1-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