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5
NO.6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5 寅三、摄义: 此十六刹那,是住见道位, 智者不退相。 如此十六刹那(能立因),是证明住于见道位的智者菩萨(欲知有法)不退转(
查看更多2024-08-05
NO.6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寅二、广说相之分类: 下面分别对应苦、集、灭、道四谛来宣说这十六相,首先是苦谛的四种不退转相。 遣除色等想,心坚退小乘,
查看更多2024-08-05
NO.6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注1]《俱舍问答》,第五品分别随眠品问答题,来源:mingguang.im: 520、请分析以界所分的九十八种见修所断,《大乘阿毗达磨》所说的
查看更多2024-08-05
NO.6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师念藏语传承。 慧行知有为,无我苦唯增, 断实无我见,得大见大义。 “慧行知有为”,一地菩萨以智慧力而行,他完全
查看更多2024-08-05
NO.6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
查看更多2024-07-31
NO.5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注1]《大乘宝云经》,大正藏 No. 0659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等译,卷第二/十波罗蜜品之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
查看更多2024-07-31
NO.5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逐渐逐渐,把能取的心也要去掉。 尔后唯剩余,能取之散动, 彼时速触及,无间之等持。 “尔后唯剩余,能取之散动”,之
查看更多2024-07-31
NO.5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
查看更多2024-07-26
NO.58-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注4]《中阿含经》,大正藏No. 0026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卷第二十五: (一○二)中阿含因品念经第六(第二小土城诵) 我
查看更多2024-07-26
NO.58-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注1]《入菩萨行论讲解》111-201讲记: 胜观和寂止的教言,能对治我们相续中的烦恼。了知此理之后,应该通过住心的方便法,努力去求
查看更多2024-07-26
NO.58-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尔后彼身心,获得大轻安, 当知有作意,彼彼增上已, 以增上远行,彼住正行得。 “尔后彼身心,获得大轻安”,获得九种调
查看更多2024-07-26
NO.58-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
查看更多2024-07-25
民俗学-楞严8卷93 《楞严经》第93课(听打稿,供学习) 我们今天讲《楞严经》,可能时间稍微比以前要长一点,因为前面可能说的多了一点,再加上今天的《楞严经》内容也比昨
查看更多2024-07-25
民俗学-楞严8卷92 《楞严经》第92课(听打稿,供学习) 我们课前给大家也是每次强调发无上的菩提心,这个时候大家务必要发菩提心。每次要求大家发菩提心的时候,自己也尽
查看更多2024-07-19
NO.57-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5 [注7]《大宝积经》,大正藏No. 0310,唐菩提流志译并合,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卷第八十九/摩诃迦叶会第二十三之二: 佛告迦叶
查看更多2024-07-19
NO.57-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注5]《天法伏藏大师:明珠多杰尊者略传》,来源:微信公号遍空格桑花: ~嗡沙瓦替 重重无尽虚空世界中, 乘愿勇士幻化如云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