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2
哲学-中观庄严50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2023-02-11
哲学-中观庄严癸一破周遍之实一(39-49课)小结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
查看更多2023-02-11
哲学-中观庄严49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2023-02-11
哲学-中观庄严48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2023-02-11
哲学-中观庄严47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2023-02-11
哲学-中观庄严46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2023-02-10
民俗学-楞严3卷28上笔记 卷三 14、2、1六根虚妄,眼根藏性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
查看更多2023-02-09
民俗学-楞严2卷27下笔记 卷二 14、1、5五蕴虚妄,识蕴藏性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
查看更多2023-02-09
民俗学-楞严2卷27中笔记 卷二 14、1、4五蕴虚妄,行蕴藏性 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
查看更多2023-02-08
民俗学-楞严2卷27中笔记 卷二 14、1、3五蕴虚妄,想蕴藏性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
查看更多2023-02-08
民俗学-楞严2卷27上笔记 卷二 14、1、1五蕴虚妄,受蕴藏性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
查看更多2023-02-07
民俗学-楞严2卷26下笔记 卷二 14、如来藏性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
查看更多2023-02-07
民俗学-楞严2卷26中笔记 卷二 13、5分别见妄,非不和合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
查看更多2023-02-06
民俗学-楞严2卷25下+26上笔记 卷二 13、4分别见妄,非和合生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
查看更多2023-02-05
哲学-中观庄严45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2023-02-05
哲学-中观庄严44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