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7
民俗学-楞严3卷36下笔记 卷三 14、5、3大七虚妄,水大藏性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 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
查看更多2023-03-06
民俗学-楞严3卷36上笔记 卷三 14、5、2大七虚妄,火大藏性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
查看更多2023-03-05
哲学-中观庄严59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2023-03-05
哲学-中观庄严辰一、破无相有部宗之观点(53-58课)小结 一、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
查看更多2023-03-05
哲学-中观庄严58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2023-03-04
哲学-中观庄严57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2023-03-04
哲学-中观庄严56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2023-02-28
哲学-中观庄严55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2023-02-27
哲学-中观庄严54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2023-02-27
哲学-中观庄严53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
查看更多2023-02-24
民俗学-楞严3卷35下笔记 卷三 14、5、1大七虚妄,地大藏性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阿难,若此邻虚
查看更多2023-02-24
民俗学-楞严3卷35上笔记 卷三 14、5如来藏性,七大本体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
查看更多2023-02-23
民俗学-楞严3卷34下笔记 卷三 14、4、6十八界妄,意法识性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 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
查看更多2023-02-22
民俗学-楞严3卷34中笔记 卷三 14、4、5十八界妄,身触识性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离
查看更多2023-02-22
民俗学-楞严3卷34上笔记 卷三 14、4、4十八界妄,鼻香识性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
查看更多2023-02-21
民俗学-楞严3卷33下笔记 卷三 14、4、3十八界妄,鼻香识性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