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2
NO.61-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
查看更多2024-08-05
NO.6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5 寅三、摄义: 此十六刹那,是住见道位, 智者不退相。 如此十六刹那(能立因),是证明住于见道位的智者菩萨(欲知有法)不退转(
查看更多2024-08-05
NO.6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寅二、广说相之分类: 下面分别对应苦、集、灭、道四谛来宣说这十六相,首先是苦谛的四种不退转相。 遣除色等想,心坚退小乘,
查看更多2024-08-05
NO.6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注1]《俱舍问答》,第五品分别随眠品问答题,来源:mingguang.im: 520、请分析以界所分的九十八种见修所断,《大乘阿毗达磨》所说的
查看更多2024-08-05
NO.6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师念藏语传承。 慧行知有为,无我苦唯增, 断实无我见,得大见大义。 “慧行知有为”,一地菩萨以智慧力而行,他完全
查看更多2024-08-05
NO.6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
查看更多2024-07-31
NO.5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注1]《大乘宝云经》,大正藏 No. 0659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等译,卷第二/十波罗蜜品之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
查看更多2024-07-31
NO.5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逐渐逐渐,把能取的心也要去掉。 尔后唯剩余,能取之散动, 彼时速触及,无间之等持。 “尔后唯剩余,能取之散动”,之
查看更多2024-07-31
NO.5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
查看更多2024-07-26
NO.58-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注4]《中阿含经》,大正藏No. 0026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卷第二十五: (一○二)中阿含因品念经第六(第二小土城诵) 我
查看更多2024-07-26
NO.58-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注1]《入菩萨行论讲解》111-201讲记: 胜观和寂止的教言,能对治我们相续中的烦恼。了知此理之后,应该通过住心的方便法,努力去求
查看更多2024-07-26
NO.58-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尔后彼身心,获得大轻安, 当知有作意,彼彼增上已, 以增上远行,彼住正行得。 “尔后彼身心,获得大轻安”,获得九种调
查看更多2024-07-26
NO.58-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
查看更多2024-07-19
NO.57-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5 [注7]《大宝积经》,大正藏No. 0310,唐菩提流志译并合,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卷第八十九/摩诃迦叶会第二十三之二: 佛告迦叶
查看更多2024-07-19
NO.57-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注5]《天法伏藏大师:明珠多杰尊者略传》,来源:微信公号遍空格桑花: ~嗡沙瓦替 重重无尽虚空世界中, 乘愿勇士幻化如云集,
查看更多2024-07-19
NO.57-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注1]1、《俱舍问答》第五品分别随眠品问答题: 561、佛经中所说五障是什么?其他烦恼也都是障碍,为何只说五障? 答:经中说:&ld
查看更多2024-07-19
NO.57-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下面这个颂词当中,有三个心。第四个心,叫认定心;第五个心,叫摄集心;第六个心,叫愿心。 认定彼等义,复次总结法, 为得彼之义,复次
查看更多2024-07-19
NO.57-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
查看更多2024-07-12
NO.56-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注1]《华智仁波切略传》,索达吉堪布译: 尊者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极其乐于济困扶危,尤其是对于那些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人。在玛
查看更多2024-07-12
NO.56-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修行的部分已经讲完了,下面以九种比喻来说明大乘佛子的行为,其中前面三种比喻是对菩萨行为和精神的评价,后面六种比喻会讲到六波罗
查看更多2024-07-12
NO.56-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
查看更多2024-07-05
NO.55-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5 [注9]1、《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47-57讲记: 世尊因地的时候还曾转生为嘉瓦谢达,他跟朋友嘎玛热巴一起在地狱里面拉马车。因为
查看更多2024-07-05
NO.55-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注8]《大圆满前行讲解》102-144讲记: 此外,世尊在因地转生为商主匝哦之女时,也是因为生起了自他相换的菩提心,立即脱离了恶趣的
查看更多2024-07-05
NO.55-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注1]《维摩诘经讲解》8品42-66讲记: 于是得出结论: 【“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这个教证很有名,大家要记住
查看更多2024-07-05
NO.55-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下面讲的是什么? 师念藏语传承。 壬二、宣说不舍众生之方便是获得大菩提之方便: 为众住地狱,苦剧非害彼, 有寂视过功,
查看更多